首页 报告正文

“新基建”政策白皮书

  为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减少项目过度集中和发展无规划等问题,在“新基建”大规模建设的初步阶段,开展“新基建”国内政策与国外政策分析研究,对于国内各省市推动“新基建”工作意义重大。

  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产业政策研究所编写了《“新基建”政策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从国内发展现状、国内政策分析(策略与目标)、国际比较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选取了国内重点省、市的“新基建”投资规模及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测算和分析。

  白皮书指出,2020开年,中央政府大力号召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各省为更好地响应中央政策,都在加紧落实部署,几乎所有省或直辖市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部分地区还专门出台了分领域相关行动方案和计划。政策主要从五个方面发力,促进“新基建”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 5G 互联网智能化,开展新型信息网络建设

  打造城际交通智慧城市,升级新型交通网络建设

  强化电网能源技术攻关,推进新型能源网络建设

  促进“新基建”各领域融合,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新基建”国内发展现状

  据白皮书分析,自2018年至今,共有7次中央级会议明确表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程度不断强化,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各省市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加紧落实部署,几乎所有省或直辖市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部分地区还专门出台了分领域相关行动方案和计划,并且各省市在“新基建”上呈现链条空间差异,研发应用有别,东部省份占据新型基础设施产业上游,侧重基础研发与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创新引领,中东部省份强调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突出经济导向。相关技术渐趋成熟,已进入商用化阶段。

  “新基建”国内政策之策略

  纵观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其策略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聚焦5G互联网智能化,开展新型信息网络建设;三是打造城际交通智慧城市,升级新型交通网络建设;四是强化电网能源技术攻关,推进新型能源网络建设;五是促进“新基建”各领域融合,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新基建”国内政策分析:目标

  而就政策目标而言,则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以“新基建”稳投资,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长期性、大规模的投资需求,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增量,将在促内需和稳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以“新基建”推动交通、能源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基建”重点发展方向—以青岛市为例

  面对“新基建”这一新风口,青岛市提前谋划,抓紧布局。白皮书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青岛市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及“新基建”发展的优劣势:

  构建全国领先的“5G+”融合创新生态圈

  大数据中心:得天独厚

  人工智能:国家创新应用“先导区”

  工业互联网:努力打造为领军城市

  特高压:需求和潜力并行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大需求强机遇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抢先布局

  工业创新能力不足、高铁发展滞后

  白皮书提出,未来青岛市可以从四个方向发力“新基建”布局与发展:

  人工智能、5G、大数据为契机强化数字经济转型

  海洋经济为特色推动智慧海洋建设

  轨道交通为依托打造智慧交通系统

  车联网为基础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新基建”政策建议

  白皮书对推动我国“新基建”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政策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制定战略规划、行动计划等明确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

  完善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产业联盟、智库等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在技术攻关、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强化开放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吸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信息技术、装备、人才等高端要素的快速集聚,开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

  创新投融资体系,财政要统筹专项资金渠道,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以下为报告原文:

责任编辑:张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