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数据观 时间:2020-04-10 13:42:33 作者:徐志新
疫情期间,企业纷纷开启远程办公模式,使得企业服务领域的商业价值更为凸显。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在我国市场更深入和广泛的应用,与云相关的专业服务需求日益旺盛。
变革:技术创新驱动产业重新洗牌与定位
云计算时代带来的巨大变化,不仅体现在原有的IT基础设施层由众多品牌、技术的产品综合集成,同时也使得几乎全部的信息技术产业从业者们开始重新洗牌与定位,这体现在以下的转变中:
传统的硬件设备厂商——逐渐失去了直接向最终用户供应产品的机会,换来的是公有云服务商的集中采购或者定制化生产的销售机会。
传统的平台软件厂商——类似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于同类开源产品的冲击,导致市场份额不断受到挤压,只能积极地使自身的产品PaaS化与开源的云原生产品对抗,或者干脆放弃。
传统的软件开发商——或者快速推出云原生架构的应用产品,或者努力改造自身的旧有产品使其尽可能地适应新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到,越是新生的软件开发商,越是能更快地适应,这是与其没有历史包袱可以轻装前进的原因分不开的。
传统的集成商——过去从网络布线,到设备上架,再到应用整合调试等等繁琐的场景越来越少,逐步转为如何在客户的私有环境以及客户选择的公有云环境中进行复杂系统的持续集成。
传统的服务商——需要服务技能与范围不断升级,同时要求技术服务人员的自身能力日益提高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
选择:重新定位业务重心,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赛道
通过近几年的验证,在云计算日益深化的今天,我们看到传统的硬件设备厂商与传统的平台软件厂商逐渐淡出第一阵营,取而代之的则是各个公有云巨头;传统的软件开发商发生了两极分化,一部分逐渐下沉萎缩,一部分却异军突起,冲击SaaS领头羊的位置;而剩余的传统集成商与服务商,则几乎步调一致地朝向云管理服务商转型中。
这种变化,其实就是每一个企业在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下,重新定位业务重心,选择最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赛道的过程。
富通云腾,作为定位于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方向的科技公司,专注于企业级客户服务的全栈式云管理服务提供商,选择了企业客户服务这一赛道进行深耕。
差异:“历史包袱”是企业级客户与新兴行业客户的最大不同
企业级客户无法与新兴的行业客户,如互联网行业客户相比,这种差异不在于体量与规模上,而是在于业务模式及历史沉淀上,即是否存在我们俗称的“历史包袱”上。新兴行业基于全新的业务需求,客户也是全新的,在打造全新的技术平台方面相对很容易实现。
而传统的企业级客户,比如金融、能源、制造、医疗等行业客户,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业务规则、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客户数据以及财务信息等,运行着众多繁杂的且诞生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业务支撑系统,同时在安全、规范、法规等方面有不少的条件与约束。因而,在云计算时代到来之际,在各行各业力推云计算时代的今天,如何能真正成功地进行数字化转型,是每一个传统企业的CIO、CFO、CEO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此外,现在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类似的云管理平台软件,但是研究后会发现,绝大多数都针对的是以下类型的客户:
·非常精通云计算架构的
·自身的系统环境相对复杂度不高的
·组织结构扁平化的
不难发现,这类产品大多数是由新兴互联网企业开发出来的,它可能足以满足互联网企业客户的日常需求,但是当遇到传统企业客户,或许就会出现各种不适。
云管理服务商助企业实现上云落地
2015年左右,云计算的概念开始从互联网走向传统行业。但大量传统企业系统还停留在传统IT架构上,机房由各种品牌和型号的大型机、小型机、存储等设备堆叠而成。国内企业的IT需求非常复杂,更现实的是,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相应的工具和流程管理复杂的多云环境,企业上云以及云上运维依然困难重重。在这个背景下,云管理服务提供商(云MSP)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企业在上云和云上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将云计算落到实际业务中去。
通过大量的企业级客户服务经验,富通科技看到,对于目前混合云、多云逐步兴起的行业态势,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其实并不关心用的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有混合云,甚至都不关心是不是上云,企业终归到底要解决的就是自身的业务问题。(作者:徐志新,富通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
责任编辑: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