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贵州大数据产业政策正文

贵阳市贵安新区“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

贵阳市贵安新区“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

二〇二一年九月

目 录

前言

一、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效

(二)存在问题

二、环境研判

(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开拓更广阔市场空间

(二)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自主可控成必由之路

(三)开放生态逐步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空间布局1

四、重点领域

(一)巩固特色优势产业,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二)强化核心先导产业,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三)布局前沿新兴产业,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

五、主要任务

(一)强化载体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二)做好企业引培,壮大完善软服生态

(三)聚焦特色领域,做大做强软服外包

(四)强化应用牵引,拓展软服发展新空间

(五)增强创新能级,提升产业增长动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

(二)加强统筹推进

(三)优化发展环境

(四)强化交流合作

前 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持续深化,软件产业的产品形态、服务模式、竞争格局正在不断演进,向云化、服务化、平台化、融合化、生态化趋势发展。随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经济社会中的渗透力不断增强,软件服务将围绕主流软件平台体系构造产业生态,产业纵向、横向整合步伐加快,产业结构和产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是贵阳贵安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重要指示和省委“一二三四”重要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握“强省会”五年行动的重要途径。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力争跨越式发展,与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数据中心集聚区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协同融合的发展格局,合力推进贵阳贵安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决策部署,以及《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特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兴起和发展,向融合化、智能化、平台化演进。

软服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壮大。2020年,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340亿元[来源:工信部直报平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全口径数据。],同比增长46.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渗透性和融合性进一步增强,“倍增器”和“加速器”作用持续凸显。企业实力大幅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500万以上的企业共288家,亿级企业28家,十亿级企业4家。其中,白山云、满帮集团在202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中分别排名第58位、第93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从无到有,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加工分析、金融科技等从小到大,数据交易、数字物流、智慧医疗等创新发展,初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条。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战略布局统筹谋划。贵阳贵安践行“一个目标、三个建成”战略部署,通过核心引领、应用示范、前瞻布局、创业孵化、近邻联动和功能互补等方式,分类推进产业基地特色发展,统筹布局信息技术服务、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业态发展。产业载体持续发力。以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等建设为契机,聚焦数据物流、信息安全、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人才培训等领域,布局大数据产业生态示范基地、数字物流产业示范基地等一批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引进培育腾讯、华为、苹果、中智、朗玛、白山云、易鲸捷、航天云网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产业载体集聚效应显著。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部分领域实现突破。基础软件及新兴技术领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易鲸捷创新开发出分布式融合数据库,实现国产数据库在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应用零的突破。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全国首个自主可控主权区块链——享链,并用于城市级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创新载体效果显著。建成高新区启林创客小镇、南明众创大厦、云岩区京玖大数据总部示范大楼、观山湖区大数据创新产业(技术)发展中心、乌当区智汇云锦孵化基地、清镇市双创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承载力强的创业孵化基地,构建起“投资机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发展模式,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应用推广持续深入。行业应用融合发展。本土企业软件技术加速向金融、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渗透融合,涌现出一批行业典型应用。其中,易鲸捷国产数据库产品已在美国GP摩根、贵阳农商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实现应用;满帮集团打造了实现全国覆盖的公路物流中长途货运“全国公路物流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乌当普渡河水源监测项目作为全国首个IPv6架构下的“物联网+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实施。政务应用创新突破。创新建设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开放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全国领先。“筑民生”平台实现足不出户的一站式服务,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数据铁笼、党建红云、社会和云等一批社会治理创新应用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及示范效应,打响贵阳治理品牌。

关联要素支撑有力。关联政策持续完善。陆续出台《关于支持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关于创新产业人才集聚机制助推大数据大工业大招商行动的十条措施》《关于以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贵阳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融资政策持续利好。先后设立贵阳市筑创大数据发展基金、贵阳市大数据安全产业基金及贵阳市服务外包及呼叫产业基金等三支创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达4.23亿元,完成项目投资21个,金额达2.7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5.84亿元。

(二)存在问题

产业整体发展落后,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不知名。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落地的大型企业较少,现有企业受限于自身技术实力以及行业经验,业务流程咨询能力和软件系统创新能力仍较弱,导致订单量少,营收规模不大。2020年,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中年收入500万的企业占比不足6%,规模以上大数据企业仅有117家,占比不足3%。

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业务层次仍然处于价值链底端。绝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底端,只有世纪恒通、易鲸捷、航天云网等少数企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并处于产业链高端。整体缺乏从事下游行业咨询、解决方案设计等高端服务能力,自主创新和流程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企业只能通过成本优势参与详细设计、程序开发、系统测试及数据处理等低端业务。

引才留才难度很高,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贵阳贵安虽具有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的优势,但由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对人力资源的技术要求高,地方人才政策力度不够,薪酬水平缺乏竞争优势,软件企业内部普遍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人才规模不足、人才供求矛盾突出,现有人才中主要以基础型人才为主,创业型、领军型、掌握前沿技术的高级人才匮乏,难以满足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二、环境研判

(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开拓更广阔市场空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已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正加速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发展方向。贵州省正高质量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逐渐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促进全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强大动力,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国内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鲲鹏等自主产业生态的逐步兴起,将促进更多综合性创新应用的演变,赋予贵阳贵安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更多新动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自主可控成必由之路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群体突破。然而,国内软件产业基础领域创新能力不足,工业设计、模拟仿真软件(CAD/CAE)等工业软件领域“卡脖子”等问题突出,无法满足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需求。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中美贸易争端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大力发展信创产业提升软件国产化水平将成为必由之路,为国内软服企业带来更大的机遇。贵阳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信创发展的大背景下,将获得国家和省在财税、金融、用地、人才、项目等方面的更多支持,推动贵阳贵安国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壮大。

(三)开放生态逐步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快速发展和融合创新,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向云化、平台化、生态化演进,进一步重塑软件的技术架构、开发模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全球软件产业开放创新生态逐步形成。贵阳贵安依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基础,紧抓全国软件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优化的契机,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登,助力本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形成“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五大体系。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为契机,贵阳贵安数据中心集聚区将加速汇聚全国数据资源加速汇聚,面向东部地区开展跨区域算力输出,协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开展算力资源联动。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需求市场空间,并以需求牵引,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持续提供源动力,促进企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助力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重要指示和省委“一二三四”重要战略布局,把握“强省会”五年行动发展机遇,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统揽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聚焦“产业体系、应用牵引、数据驱动、基础支撑”四大主题,全力提升产业链广度与深度,聚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拓展软件服务外包,推动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与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数据中心集聚区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协同融合的发展格局,合力推进贵阳贵安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二)发展原则

创新容错,科学决策。坚持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中心位置,加快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持续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和氛围。尊重产业规律和市场机制,深入调研和论证,科学选择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推动实现产业错位可持续发展。

招大引强,培优育强。持续开展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吸引优质企业、重大项目加快落地,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加快规模企业培植、重点企业培优、科技型中小企业培强、上市企业培育,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本地企业。

重点突破,融合发展。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为重点,实现优先突破,打造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聚高地。紧密衔接生产数字化、生活便捷化等带来的新需求,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三次产业互促共进、联动发展,以应用牵引实现产业加速发展。

集群发展,协同推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主题鲜明的产业集聚示范基地,促进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空间集聚、要素集中、资源集约的发展格局。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契机,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同,实现共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到2025年,产业实现跨越式提升,收入规模达千亿元,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备,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力争将贵阳贵安打造成为集名企、名品、名园于一体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名城。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十四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超20%。到2025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规模达千亿元,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产业集聚呈现新格局。以园区、楼宇等载体为依托,持续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到2025年,形成“十百千”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打造20个收入超十亿、5个收入超百亿的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集聚示范基地,支撑建成千亿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集群。

——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培育年收入超50亿元企业6家,年收入超10亿元企业30家,年收入超亿元企业100家,年收入超500万企业超600家。

——创新能力形成新力量。建成一批重点软件实验室、重点工程试验中心、软件和信息技术及应用创新中心,中间件、数据库、嵌入式软件等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展望2035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成,为数字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坚实动力,为贵阳贵安打造大能级城市、提高城市首位度提供持续助力。

(四)空间布局

以数博大道为重点区域,推动形成“一带六核多点支撑”的贵阳贵安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格局。

打造数博大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带。在数博大道主体区段,沿长岭南路、长岭北路、白金大道,覆盖南明新型数字化产业集聚区、贵阳大数据生态城、贵州国际会展中心、贵州金融城、贵州科学城等重点功能板块,着力打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区,覆盖区域总面积约31平方公里。在南明区、花溪区、贵安新区等区域数博大道延伸区段,打造南明、花溪、贵安联合创新组团,着力发展与数据中心关联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业设计及关联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服务外包产业。

打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六大集聚发展核,形成“数博大道核心区、贵安新区、经开区、南明区、双龙区、乌当区”六大集聚节点。在数博大道核心区(云岩区、高新区、观山湖区)集聚节点,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天文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集成电路设计服务、数据服务、云服务、区块链服务、人工智能服务等产业。在贵安新区集聚节点,以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数据中心上下游云服务、数据服务、运营及运维服务、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软件服务外包等产业。在经开区集聚节点,以数安汇、大数据安全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数据安全上下游安全软件、云服务、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等产业。在南明区集聚节点,以花果园数字产业集聚区和阿哈湖工业设计小镇为重点,着力发展工业设计与应用软件服务、运营及运维服务、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软服外包、数字治理技术服务等产业。在双龙区集聚节点,重点发展应用软件服务、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软件服务外包、港口智能物流技术服务等产业。在乌当区集聚节点,重点发展医疗健康上下游应用软件服务、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云服务等产业。

在白云、花溪、清镇、修文、开阳、息烽等区域,以本地产业发展基础为依托,以整合当地优势资源为导向,推动特色应用型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优化布局,加强区域发展协同联动,不断完善本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态,形成“多点支撑”的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格局。

四、重点领域

以新兴技术为引领,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布局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软件产业、新兴信息技术产业。聚焦重点业态和产业链式发展,巩固特色优势产业,强化核心先导产业,布局前沿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产业链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定位明确、链条完整、集聚发展、协同高效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一)巩固特色优势产业,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1.软件行业特色产业

重点发展以行业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为代表的应用软件业态,面向交通、医疗、社保、教育、公安、信息安全等垂直行业,以“移动+云”技术架构为核心研发互联网化应用解决方案,提升行业应用软件的易用性、可靠性、功能性、安全性,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综合集成、协同创新和智能化需求。推进行业软件和信息化企业从信息系统集成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探索“以租代卖”“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等多种商业模式,实现互联网化转型。

2.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特色产业

系统集成服务业态。重点发展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系统集成服务,研发信息技术服务知识库、案例库建设及专业化信息技术服务工具软件,打造面向交通、能源、物流、政务、金融、电信、传媒、医疗、社保等领域的信息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提升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和水平。

运营及运维服务业态。重点发展以基础设施运行服务、云平台运营服务、软件运营服务、运行维护服务为代表的运营及运维服务业态,发展第三方专业信息技术运营及运维服务,推广应用相关标准,开发专业化系统运营及运维工具,提高运营及运维实施能力。

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业态。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咨询、软件造价咨询、方案设计、软件开发,以及面向行业领域的软件实验、测试、验证、认证和专业培训等覆盖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强化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监理能力,引导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加强知识库建设,提升咨询服务水平。以咨询服务为牵引,加强与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软件产品研发应用间的互动,促进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应用推广。

(二)强化核心先导产业,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1.软件行业先导产业

基础软件业态。引导企业参与鲲鹏、龙芯、飞腾等国产生态建设和基于开源技术的开发创新,重点发展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开源应用开发等为代表的基础软件业态,构建技术领先、应用丰富的国产软件生态体系。面向新兴应用需求,加快突破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可视化、虚拟化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推进研发中间件、软件定义网络、海量数据管理与挖掘、智能安全防护等核心软件。

网络安全软件业态。重点发展云安全、虚拟化安全、风险评估、容灾备份和灾难恢复、安全测评和认证、电子认证、电子取证、安全审计、隐私保护等信息安全软件和服务。围绕复杂网络环境变化带来的安全需求,聚焦突破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测、数字版权保护、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加快面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安全软件研发。

工业应用软件业态。发展工业实时数据库,及面向离散型制造企业计算机辅助工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服务等方面的工业软件产品,探索发展汽车电子、通信产品、家电产品等嵌入式软件。

2.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先导产业

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业态。支持本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自主研发,以整机应用和信息消费需求为牵引,推动整机与芯片联动、硬件与软件结合、产品与服务融合发展,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协同创新,提高高端通用芯片设计能力,在光通信网络、智能控制、移动互联网终端、物联网终端等领域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数据服务业态。重点发展以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内容处理服务为代表的数据服务业态,开展数据脱敏、数据清洗、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业务,打造数据服务链,推进链上企业协同发展,形成“链式协同+技术支撑+价值挖掘+资源共享”的数据服务发展模式。

(三)布局前沿新兴产业,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

云计算。重点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公有云服务平台和垂直行业云平台,积极推动安全可靠的云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各领域应用。鼓励云原生、低代码等开源技术与云计算相结合,研发云中间件、云数据库、数据工厂、AI工厂等云产品。围绕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监控预警,研发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隔离和监控技术产品,提升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相关基础设施能级,增强云计算全栈服务能力。推动云计算综合标准落地,建设云计算公共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应用示范推广等活动。

人工智能。重点推进深度学习、类脑智能、认知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机器翻译等核心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构建人工智能自主创新体系。鼓励具有较高技术实力、较强市场能力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扩大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交通、教育、医疗、公安、金融等领域的应用。鼓励大型企业对接资源,联合建设人工智能云计算基础设施,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

区块链。重点推进区块链网络协议、共识机制、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以“享链”技术为核心的自主可控主权区块链产业化,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特征的可信安全交易网络,为应用开发提供一键式云服务和区块链服务支持。

五、主要任务

(一)强化载体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1.产业园区提档升级

提升重点软件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围绕空间聚集、功能及产业链协同,加快高新区金阳园、南园智谷软件产业园区、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花果园数字产业集聚区、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基地、阿哈湖工业设计小镇等载体建设,壮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及运营模式。鼓励区县联合市场主体,开展园区载体共建共营等形式合作。积极优化园区载体的营运环境,探索以园区为单位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包括企业开设、物业、融资、知识产权等领域专业服务。用好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的政策资源,探索构建级联市县镇村四级政府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全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题园区载体,为入驻企业提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便利。推动产业载体与城市建设的联动发展,形成以知识为桥梁,以价值创造为纽带,资源集聚共享的园区载体建设新思路,打造宜业宜居的产城融合发展环境。

专栏1 百亿级新引擎、十亿级新支撑重点工程

百亿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引擎。重点引导在高新区、南明区、观山湖区、经开区、贵安新区持续汇聚一批软件研发与应用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研发资源虚拟调度服务、云服务、数据中心关联专业信息技术服务和软件服务、数据计算服务、鲲鹏生态软件及信息技术配套服务、数字经济人力资源配套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大数据安全测试验证与攻防演练、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与开发、软件服务外包等产业主体。鼓励各地盘活存量载体资源,持续发挥高科一号、德福中心、亚太中心、数安汇等重点载体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汇聚作用,为打造5大百亿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示范基地载体提供强有力支撑。

十亿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支撑。支持各地立足自身优质产业资源,推动云计算与云服务、区块链平台及技术服务、智慧金融平台及技术服务、智慧医疗康养平台及技术服务、智慧文旅平台及技术服务、软件研发与应用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智慧物流平台及专业服务、应用软件开发及典型场景应用服务、软件服务外包与双创等集聚发展。鼓励各地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载体打造为抓手,形成以楼宇、园区、基地为载体的集聚式与集群式产业发展格局,为建设20个十亿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基地载体提供强有力支撑。

2.服务平台扩能提质

健全完善专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服务平台,在高新区、南明区等重点区域,加快建设覆盖行业发展共性需求和专业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探索以政府购买和政府补贴方式,在重点产业园区提供算力支持服务,加速产业集聚。支持行业头部企业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可靠可信的云开发平台,通过丰富平台资源和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立良性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机制。强化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驱动,搭建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基于SaaS模式助力中小制造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转型。

专栏2 服务平台能力提升工程

华为创新中心。以高新区等区域为重点,推动完善华为创新中心,建设软件开发云平台和软件开发云,面向全市推广应用。以软件开发云为载体,提供基于云服务模式下的规划服务和开发平台环境,汇聚数据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加快中小企业从“软件制造”向“软件智造”的转型升级,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贵阳贵安软件产业发展新生态。

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以高新区、南明区等区域为重点,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提供创新生态平台、孵化服务平台、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技术检测平台等技术及应用支持,为人工智能创新企业提供前期创新、项目引荐、孵化场地支持、创业培训等服务,联合企业打造示范性项目落地。

智能智造协同共享平台。升级优化智能智造协同共享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以数字云工厂为突破口,打造现代科技供应链和数字化工厂,实现快速定制各类应用功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快速迭代,研发低成本、轻量级的SaaS应用,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门槛和成本,满足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需求,解决中小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实现供应链网络的协同发展,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心。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重点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系统模拟与技术验证、典型应用创新场景示范培育,及与新型技术融合应用。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创新推广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模拟和技术验证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实训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的融合技术和企业应用展示平台,形成超百个典型应用场景。

3.深化“双创”载体协同

紧密协同花溪区溪云小镇双创基地、南明区精益创业示范基地、高新区大数据应用示范基地等“双创”基地,拓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空间。积极衔接“孵化+创投”“互联网+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探索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优质项目,从项目资助、培训、创业导师备案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重点园区和产业基地,主动衔接资源共享程度高、产业整合能力强、孵化服务质量好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发掘一批成长性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为产业集聚发展持续夯实基础。

专栏3 “双创”载体协同集聚发展工程

贵安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深入衔接贵安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体系,充分发掘高校智力资源的双创价值,推动市场技术需求与贵安新区技术供给有效对接,着力培育软件服务外包、应用型软件开发与测试等产业,助力相关产业在双创示范基地的集聚发展。

南明区精益创业双创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花果园要素资源相对聚集的优势,着力衔接贵州北斗、创客大咖、贵阳博雅等一批国家级创客空间以及贵阳学院等一批创新孵化平台,突出“大发展、大数据、大市场、大社区”的特色优势,重点推动数字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相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创新项目集聚发展。

(二)做好企业引培,壮大完善软服生态

1.本土企业培优育强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创新发展思路,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支持本土企业以市场化合作的方式融入腾讯、华为等龙头软服企业的产业链生态中,加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开展交流合作,组建产业联盟,促进企业协同发展。完善规上企业培育库,强化规上企业培育库出入库管理,利用大数据对规上企业培育库进行动态化管理,持续动态追踪培育库企业信息,加快企业上规培育进程。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领域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专精特新”发展模式,专注细分领域和核心业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服务、运营及运维服务、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本地特色龙头企业与“小而强”“小而优”的小巨人。

专栏4 龙头企业生态培育工程

华为鲲鹏产业生态。以华为等龙头企业落地贵州为契机,打造服务全国的“产业+软服务+硬产品”一体化鲲鹏产业生态,培育一批服务全国的鲲鹏应用企业,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和人才集聚。加快云上鲲鹏、鲲鹏产业生态创新中心建设,为鲲鹏系列软硬件产品和全省信创工程提供测试、适配、运维等服务,联动高校及生态企业开展鲲鹏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本土专业人才。

腾讯云产业生态。以腾讯七星数据中心、腾讯公司落地贵阳贵安为契机,发挥其专业力量和经济带动价值,通过提供项目、培训、产品、方案、市场、技术六大支持,联合生态伙伴拓展更多项目落地贵阳贵安,不断完善业务模块和产品体系,培育腾讯云产业生态。

大数据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生态。以中智公司“赛码网”为基础打造全国最大的就业在线考试服务平台,推动贵阳贵安大数据人力资源服务及外包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打响“贵阳服务”品牌,实现企业、人才、产业生态的快速集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大数据安全产业生态。以数安汇等数据安全龙头企业为引领,持续加大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建设力度,升级打造数字孪生城市靶场,充分发挥国家安全靶场影响力,广聚企业,构建涵盖大数据安全软硬件、安全服务、工业互联网、测试测评、标准制定等领域的大数据及网络安全产业,打造大数据安全产业生态。

医疗健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生态。以朗玛信息、医渡云等国内领先人工智能医疗企业为引领,以大数据产业基金投资落地的微芯百源等一批大数据医疗企业为基础,在国内率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医疗大数据分析产业集群。以产业引企业,以企业育生态,结合贵阳气候优势,打造面向全国的涵盖医疗大数据分析、互联网医疗、智慧康养的线上+线下大数据医疗健康产业链。

算力中心产业生态。以白山云、华为等龙头企业为引领,聚焦算力中心和鲲鹏产业生态,加快构建集数据存储、采集、加工、清洗、安全、应用等为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全力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云服务产业、数据增值业务等泛算力中心产业集群。

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生态。以航天云网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抓住工业互联网贵阳灾备中心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创新推广中心等国家重大工业互联网项目在筑建设契机,以工业互联网数据标准化以及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找准贵阳贵安路径,形成贵阳贵安优势,培育覆盖全省、辐射全国、赋能全网的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助力贵阳贵安工业转型升级。

国产数据库产业生态。以易鲸捷开展金融一体机项目为突破口,形成一揽子金融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解决方案,撬动全国金融领域国产化市场,带动在贵阳形成“数据库+服务器+适配中心+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的高附加值产业链,打造国产自主可控数据库行业生态。

智能网联汽车云服务生态。以翰凯斯智能网联汽车等项目为重点抓手,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汽车云服务产业,打造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典型应用场景。鼓励智能网联汽车云服务供应方、汽车电子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积极开展合作。探索搭建贵阳贵安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引导在吉利汽车等企业率先应用,带动在贵阳贵安形成“平台+终端+应用”的产业生态。

2.头部企业招大引强

聚焦核心先导产业和前沿新兴产业,依托省市两级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建立招商数据资源库、潜在投资者数据库、招商情报信息库,发挥“三库融合”作用,梳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景业态,夯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精准招商基础。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平台,以展览、论坛、峰会、对接会等形式邀请目标企业来贵阳贵安观摩考察,对接跟踪重点企业,强化招商信息挖掘、分析,精准匹配招商项目、招商团队,科学制定招商政策、招商方案,推进洽谈一批、签约一批,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云签约”“云推介”“云开工”等系列服务的“云招商”模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招商。

专栏5 招大引强精准服务工程

百企培优专项。按照“做大存量,培育增量”的思路,每年遴选100户大数据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初创型企业,100户大数据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长型企业,形成分类分级企业动态培育台账,进行重点服务、精准扶持。到2025年,累计培育200户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产品质量高的大数据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引领型示范企业。

精准招商专项。按照“强链、补链、延链”思路,采取以商招商、紧盯薄弱环节招商等形式,聚焦精心选择重点品牌、重点产品、重点产业,精确对接、精准招商,强化产业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拉长产业链条,形成“聚而优”的产业链生态。

(三)聚焦特色领域,做大做强软服外包

1.优化软服外包产业发展布局

推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以贵安新区为软件服务外包发展关键支撑,以高新区、综保区、经开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四轮驱动”引领软件服务外包发展,以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乌当区、白云区等为软件服务外包发展重点区域,以花溪区、清镇市为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实训重点区域,打造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贵阳贵安基地。加快推进戴尔—贵阳软件服务外包基地、腾讯云产业生态项目、贵州华为鲲鹏产业生态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广布局“贵安算力基础支撑,贵阳研发、转化、应用”等合作模式。培育数据资源提供商和数据服务龙头企业,发展聚焦数据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研究咨询等领域的第三方服务机构,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数据加工外包、数据分析外包、信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等业务。

2.巩固软服外包特色领域发展

加快南园智谷软件产业园区、贵阳火炬软件园等产业园发展,以软件开发测试外包、数据加工分析外包、互联网运营服务外包、大数据新领域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呼叫中心服务外包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领先企业。积极拓展软件研发服务、软件测试咨询、数据清洗加工及分析、网络营销、新媒体运营、电商运营、数据标引、云平台运维等外包业务。鼓励软件企业承接面向日本、韩国、欧美和东南亚等市场的离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离岸数据外包、离岸金融外包等业务,拓展离岸外包业务市场。

3.提升软服外包平台服务能力

建设软件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平台,为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开发与测试、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服务所需的开发环境、云平台、软件共享资源等公共技术。建设软件服务外包信息服务平台,收集与软件服务外包相关的国际国内接发包信息、企业信用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和行业发展动态,为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4.拓展融合应用软服外包领域

支持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围绕工业、健康医疗、物流、金融等重点领域,积极承接全国乃至全球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运营及维护、数据加工分析等外包业务,提供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产品数据管理、工艺软件设计、远程探视、远程会诊、物流、保税、外汇结算、投资管理、核保理赔、基金定价等外包服务,逐步实现各领域融合应用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专栏6 软件服务外包提档升级工程

软件服务外包载体。推进腾讯云西南区技术支撑中心等载体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销售、运营、孵化、创新创业等服务,对外提供软件开发、系统运维、数据分析加工业外包服务。

软件开发服务外包。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电力、石油、财务、工业控制、交通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需求,以软件开发项目外包、软件开发工程师外包、嵌入式软件开发服务外包、软件测试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承担政府、行业和企业软件开发测试外包业务。

数据加工分析服务外包。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深大数据技术在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等业务流程的应用,面向交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承接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字化档案加工、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数据价值挖掘等专业数据加工分析服务外包业务。

离岸服务外包。以“一带一路”为发展契机,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软件服务外包领域的合作,拓展离岸外包业务市场,助力企业承接国际市场的离岸软件服务外包业务。

工业信息化服务外包。面向网络设备、重大装备、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工业企业,重点承接各类自主可控的嵌入式系统和解决方案开发外包业务。面向工业企业在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和流程再造、市场营销优化等关键环节,承接智能工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高端数控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产品数据管理、工艺软件、仿真测试、商务智能、工业信息安全等软件服务外包。

健康医疗信息化服务外包。积极承接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影像信息的存储和传输系统等医疗领域软件的开发与运营服务,提供远程探视、远程会诊、自动报警、临床决策系统、智慧处方等智慧医疗服务外包。加强创新药的临床前试验及临床测验、cGMP认证服务等业务外包。

物流信息化服务外包。建立服务于物流行业的全景化、多维度、融合性的基础数据中心、数据灾备中心、共享服务中心,重点发展物流采购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库存系统、配送系统等物流软件的开发与运营业务外包服务,提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资、保税、外汇结算、贸易条款设计、制单外包等整体供应链服务外包。

金融信息化服务外包。构建区域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积极承接国内大型金融企业的金融交易系统、结算系统、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等金融软件系统的开发、运营、维护业务外包服务,提升发展投资管理、核保理赔、基金定价等知识流程外包业务,形成较完整的金融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产业链。

(四)强化应用牵引,拓展软服发展新空间

1.培育壮大智能制造融合应用软服业

支持智能制造协同共享平台建设,依托优势领域重点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产业生态。面向电子信息制造、磷化工、装备制造、建材等重点工业领域的智能化转型需求,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运维服务等关键环节,推进MES(制造执行系统)、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生产控制软件产品的研发和解决方案应用,普及CAD(计算机辅助设计)、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软件系统在工业企业的应用,加快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应用推广。

2.培育壮大智慧农业融合应用软服业

面向修文猕猴桃、开阳枇杷、清镇酥李等特色农产品的数字化发展需求,围绕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研发农业大数据感知采集、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数据库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涉农电商平台等相关软件,鼓励定制农业、共享农业、云农场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塑造“筑农产品”品牌新价值。

3.培育壮大现代服务融合应用软服业

面向大旅游、大健康以及教育、物流、商贸等服务业创新发展,推进招商运营、品牌推广、供应链管理、线上线下服务等软件开发,促进传统业态数字化、智慧化。鼓励大中型行业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信息技术服务环节分离出来,向社会提供第三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服务业新业态。

4.培育壮大社会治理融合应用软服业

开展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消防等政府管理类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研发及示范应用,建立面向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探索开展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开放利用,在感知、应用、服务等层面,支持环境监测、环保信息分析处理、环境质量展示应用等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和维护运营,提高环保部门的管理效率,提升环境保护效果。支持面向管控决策、出行服务、建设养护、车路协同等智慧交通领域的软件和系统开发,支撑信息化、智能化与运输服务的高度融合。推进城市公共设施部件管理智慧化,支持在消防设施、公共照明、地下管网、水电气抄表、垃圾分类、停车管理等领域软件及系统集成开发,赋能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小镇、智慧楼宇建设。支持自动报警、应急指挥调度、智能巡防、隐患上报以及在线培训等智慧消防软件系统开发,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全面提升消防管理智能化水平。

5.培育壮大民生服务融合应用软服业

开展乡村治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民生服务类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研发及示范应用,推动基于软件平台的民生服务应用创新。支持对象识别、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等乡村治理领域软件及系统开发,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支持智慧导诊、智慧院区管理、远程会诊和监护等智慧医疗领域软件系统开发,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围绕课程、教学、学习、评价、教研、教管等环节,支持在线学习、智慧教室、远程教师测评、教务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智慧教育领域软件开发与应用,促进育人过程智慧化、教育管理智能化、教育服务精准化,为教育现代化造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

专栏7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应用融合发展工程

贵阳农业云项目。支持修文农投集团建设农业云项目,建设农业基础信息、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物联网地理信息采集系统、农业种植全履历、大数据分析系统,围绕农业“生产效益、服务效率、监管效率”,加快构建“11211”模式,即一个中心、十二个系统、一套支撑平台、一套保障体系。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电子行业应用服务平台)项目。支持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升级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注册、备案等配套功能,提供行业标识创新应用服务及行业标识解析解决方案,加快工业互联网“万物互联”的进程,提高行业制造效率,实现电子行业在标识解析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及工业制造体系转型升级。

智游贵阳管理服务平台项目。持续优化原有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依托数据中台大数据技术,实现全市文旅产业的动态监管,构建舆情监测、决策分析等应用。推出微信小程序,为游客提供贵阳市的吃住行游购娱养等全方位的智能服务。

“脸行贵阳”应用服务项目。以“人脸支付+大数据”为切入点,在注重个人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在贵阳贵安公共交通站点、商圈等核心区域规模部署人脸识别终端设备,建立人脸识别数据库,搭建统一支付平台,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在交通出行、园区、景区、生活服务等各场景下的创新应用,加快形成“脸行贵阳”在交通出行、视频监控、门禁打卡、各场景支付等领域应用生态圈,促进构建“脸行贵阳”消费和出行的生活新模式,打造“一脸行全城,一脸通全域”新格局。

块数据(城市)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以将块数据(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为数智贵阳的数据资源中心、应用支撑中心、AI能力中心和孪生能力中心为目标,建设综合服务门户、数据中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开发治理、数据资源目录管理系统、数据需求管理系统、数据服务系统)、及应用中台(应用支撑子平台、AI服务子平台)、业务运行类服务体系。

“数智贵阳”数字城市运营中心。利用“数智贵阳”块数据(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的海量数据资源、科学算法模型、真实映射空间和多元应用体系,加快融合公安、城管、生态、水务、自然资源和规划、卫健、林业、市场监管、交通、教育、消防、应急等城市管理部门的数据、应用和服务,对城市运行进行日常监测、异常预警、智慧决策以及重大事件协同处置,打造城市统一的服务中心、管理中心、治理中心和应急中心,形成“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城市运行调度格局。

智慧交通平台项目。汇聚交通领域人、车、路、行为大数据资源,构建覆盖贵阳贵安全域的智慧交通应用平台,监测分析交通运行状况、科学支撑贵阳贵安交通规划建设、丰富提升贵阳贵安交通大数据信息服务。构建一体化交通地理信息服务体系,集矢量化地图展示引擎、地图图层编辑、渲染及发布等各类功能于一体。

智慧市政项目。以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网格系统和数字城管系统为基础,利用云计算等技术,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市政设施及相关系统的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城市运营管理、市政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等过程,加强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的感知、监控和管理,提升资源利用率,优化市政管理和服务。

数字税务项目。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视频监控、信息资源整合等信息技术,按照“大平台、小应用”的设想,接入税务部门现有各业务系统,提供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应用展现等功能,实现业务管理大数据化、资源配置集中化、纳税渠道协同化。

数智商圈项目。深度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大力培育直播电商、智慧商超、智能体验中心等新场景,社区电商、社群电商等新模式,生鲜电商、门店到家等新业态,推广无人超市、智能便利店、无人货架、自助售货机等零售新模式,培育“云经济”等新型消费,扩大线上消费规模,实现贵阳贵安商业的场景智能化、消费便捷化、服务标准化和监管精细化。

(五)增强创新能级,提升产业增长动能

1.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以政府为主导,依托本地行业龙头企业、知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重点支持建设空间分布集聚、技术方向关联、产研对接紧密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打造集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产品链等为一体的创新示范载体。以市场为主体,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联合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机构,重点推动共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构建多层次的科研载体体系。以项目为抓手,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智慧平台等项目载体,促进多种技术集成创新、技术与产业链融合创新。以合作为契机,发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优势,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在贵阳贵安设立研发机构、分支机构、区域总部。

专栏8 创新载体能力提升工程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中科院各院所、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化网络联盟,建立由“产研转化中心管理员+技术经理+技术指导+专家咨询+商业网络”构成的多级培育体系,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

创新载体培育。加速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强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等机构的创新能力,加快达索创新中心、贵阳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建设。支持各高校完善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持续夯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载体。

2.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优化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着重提升创新成果的服务、展示、发布、交易、转化等能力,推广高效的创新激励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关键工艺上进行技术创新合作,打造企业联合创新机制,重点拓宽贵阳贵安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空间。围绕互联网+、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大力支持新型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项目合作,激发企业走好产研一体化创新的“先手棋”。深化与长三角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探索区域合作、协同、开放的创新机制。

3.创新人才发展体系

发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州人才博览会等平台作用,探索项目引才、异地用才等多种柔性引才方式,积极引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力度,推广“项目+企业+团队+人才”的引培方式,把好项目、好企业、好团队、好人才留在贵阳贵安。鼓励本地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实训、评测基地,以需求为牵引,探索“订单式”培训机制,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加强校企以开源软件课程教学、项目开源实践、建立开源社区相结合等方式,定向培养热门方向的开源软件人才。支持有条件的市场主体和社会团队,积极承接行业人才标准化建设等战略性工作,构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融通发展生态体系,塑造产业人才培育体系、标准认证体系、人才配置体系,促进人才向贵阳贵安汇聚。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形成考评结合与职业认证相适应的人才评定体系,推进专业技能水平认定。推广人才线上培训线上考试,建立人才考评服务新模式。

4.强化信息安全能力

落实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安全审查等监管制度,强化对基础网络、重要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监管,落实《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完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创新能力、预警分析能力和监管处置能力,为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安全发展提供基础的保障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贵阳市筑创大数据发展创业投资基金、贵阳市服务外包及呼叫产业投资基金、贵阳市大数据安全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等政府基金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发展与重大项目建设。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投入机制。落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税收减免优惠,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发展。

(二)加强统筹推进

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政策协调与有序推进机制,强化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资金支持、融合应用、合作交流等工作上联动沟通。加强与省市“十四五”系列规划工作的有机衔接,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匹配、定期跟进、考核评估、总结交流,推动形成主导单位带头作用突出、参与单位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高效推进。

(三)优化发展环境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政策服务方式,简化政策兑现办理环节和手续,优化政策服务流程,切实明确标准和时限,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协作配套、统筹互助机制,加强政策引导,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资金、技术、产业、市场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通过提高政府采购预留份额、鼓励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手段,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支撑形式,积极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提供公共资源平台支撑服务、本地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授权支撑服务,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持续创造便利。

(四)强化交流合作

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科技合作与交流。融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产业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布局。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蔺弦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