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贵州大数据产业动态正文

贵阳:“智造”升级“制造”,技术智囊团活跃在车间

  大数据赋能,贵阳制造业正在焕发活力:机械手多起来了、生产效益变高了,一个个车间的“技术智囊团”涌现出来了。

  11月24日,配套着“力源液压泵”的长征五号遥五火箭一飞冲天,将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中航工业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用成绩证明了其在航空航天液压基础件领域的雄厚实力。

  深耕贵州50多年,力源液压不仅为海、陆、空的武器装备提供主要“源动力”配套,更担当起振兴中国民用液压基础件的重任,书写了中国军民制造“第一泵”的辉煌篇章。

  实力的背后自然离不开“脑洞大开”的创新之举。在力源液压贵阳总部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经过智能化改造的精密仪表车床,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对生产制造过程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对零件制造过程及生产批次的跟踪,让产品质量可追溯、物料可管理、关键设备可监控,达到生产过程与管理决策的高效集成。

  这些经过改造并参与车间生产的自动化“新成员”,全都出自力源液压员工之手。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作为技术主导型产业,力源液压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人才在技术上的屡屡突破。其中,除了在产品设计和研发方面有人才的支撑,更少不了大数据人才的助力。

“智囊团”技术攻关

  为实现整个生产车间的正常协调运作,增强管理效能,从2006年起,力源液压开始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技术攻关团队,从信息化管控平台开始起步,围绕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检修、智能产品等系列创新目标,致力于为企业构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化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最初还没有特别专业的软件,大家都用画板画图,一张张画出来,一张张被否决,图纸撕掉不少,画板也摔了不少,太难了。”力源液压党委副书记胡健回忆,一群人单单靠着手工绘图,要将每一个车间、每一条生产线和每一个生产单元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从最初的技术构思,到自动线全面建成,整整耗时六、七年,终于形成了中航力源“数字化运营、网络化协同、集成化管控、智能化决策”的信息化框架体系。智能化一举成为了力源液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2019年实现了7.5亿元的收入。”胡健说,多年的智能化探索,也为公司培育了一个包括200多人的优秀“智囊团”。

  与力源液压一样,在智能制造领域,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位不断创新的探索者。

  天安药业信息部经理谯勇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带领团队常驻生产车间一线的大数据总工程师。

  作为一家集糖尿病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健康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更好地为慢病患者提供优质健康服务,2014年起,天安药业开始实施智能改造计划,并招引了像谯勇这样的大数据专业人才。

天安药业生产车间

  在谯勇及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至今,天安药业成功构建了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天安营销ERP系统、OA协同办公系统、EAS系统等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为公司各项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开发了天安之家慢病管理云平台、健康顾问APP、电商平台等系统,为全国各地的糖尿病慢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

  “今天的天安药业,从物流、仓储,到生产环节,再到整体的销售及管理,均实现了数智化的革新,为公司积极融入贵州大健康生态圈奠定了良好基础。”谯勇说。

  不论是力源液压智能化改造、还是天安药业的数字化嵌入,都只是贵阳市传统制造业与大数据融合的一个缩影。

  来自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消息,截至目前,纳入贵阳市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培育调度项目共计251个,重点推进的智能制造项目有30个,总投资额18.5亿元,涵盖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建材、新材料等领域。

  数据的背后,少不了一个个活跃在一线车间,专治生产中各种疑难杂症的“技术智囊团”的助力,有了他们,贵阳制造业方能在革故鼎新、创新驱动和对外开放中不断迈向中高端。

 

责任编辑:姚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