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正文

创业三十年,华为到底还差什么?

7月30日,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在位于深圳的华为总部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净利润率8.7%。

考虑到正处在美国政府于世界范围内的“穷追猛打”之下,华为业绩不但没有下滑,反而取得较为可观的增长,这样的成绩对于华为而言,极为不易。仅凭这一点,华为也许就可以入选世界最具韧性的公司了。

市场之外的干预不期而至,打乱了华为的发展的既定步伐,让华为陷入一片危机。从另一个方面,华为也认识到,这种阻挠客观上是一个为专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绝佳试炼场所,如果华为足够坚韧直到浴火重生,那么所有危机都会化为成就“华为时代”的养分。

有道是“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华为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精髓之一的部分。

度过这轮危机,华为也许就在世界上真正站起来了。

创业三十年,华为到底还差什么?

华为的“中年危机”

1987年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性一年,中国改革开放从这里起步。

同一年里,华为在深圳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为两万一千元(当时内地城市月平均工资只100多元),成立初期的华为是一家香港企业的代理商,主营业务是向国内代理销售模拟交换机。

而现在,华为已经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全球拥有18.8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口,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谁也想不到,当初的一家小公司,在缺少资金、没技术、没人才,甚至营商环境也并不甚优越的背景下,在三十余年的时间迅速成长起来,屹立于世、风雨不倒。

2018是华为创立的第三十一个年头,华为在这一年的营收达到7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接近20%。从华为的年报数据上看,华为不仅维持着巨大的体量,更难得是它依旧持续创造出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出华为仍然处于高速的上升期。

三十余年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不短,三十余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可能就是一生。

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互联网领域中,30岁就可能意味着死亡。即使是当初被称为“20世纪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的Yahoo被低价贱卖时,也不过才23岁。

世界首富、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曾对曾对其员工说到:“如果你看看大公司,你就会知道,他们的寿命一般是30多年。”企业的中年危机像是一把锋利的剑戈,多少名企折戟其中。

拥有近19万员工的华为,虽然不上市的决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外界的干扰降到最低,但作为一个庞然大物,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为华为划上永久的省略号。

但是华为并不存在特别的所谓“企业中年危机”,因为华为处处是危机。

华为创业过程中,曾不止一次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居安思危的基因早已被华为缔造者任正非刻入华为的骨髓里——唯惶者能生存。

任正非是人群中极少部分可以从“上帝视角”看问题,并且利用它帮助解决问题的人,当所有华为人都在为华为的鼎盛时刻而欢呼时,任正非会告诫说:“历史规律就是死亡,而我们的责任是要延长生命。”

“别看我们做得好像还不错,但如果方向不对会死,不努力也会死,总之我们很容易死,只有努力才会减少死亡的机会。”

创业三十年,华为到底还差什么?

华为的冬天

美国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电信行业,但随着移动通信代际升级,美国慢了下来,被后来者赶超。直到4G时代来临,美国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从新的市场中取得有利地位。

尝试过失败滋味后,美国绝不愿意看见任何国家在这个领域中超越自己。任何其他国家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进步,都会得到美国的密切关注。

看着华为一天天长大,并在某些部分中后来居上时,美国开始为华为的发展设置障碍。长久以来,以安全为由一直将华为阻拦于国门之外,企图凭此抑制华为的发展。

白宫曾公开表态说:“我们不希望用封杀的方式去阻止华为的崛起,我们希望美国电信业重新伟大起来。”

但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一块高地,以及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美国是华为一直以来希望突破的壁垒,参与美国的竞争对华为而言不仅意味着销售增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华为可以和大量领先的美国公司产生关系,这对华为的成长非常重要。

然而,华为还是低估了美国的决心,多年努力不仅没有撬开美国的大门,反而更加坚定了美国政府排斥华为的立场。自知进入美国市场无望后,华为终于在2019年5月宣布,美国市场或不再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暂退美国。

从发放5G临时牌照到5G测试,以及5G手机的发布,所有信息的指向越来越清晰——广泛的5G商用将在2019年全面展开,人类由此正式进入5G的时代。

美国政府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他自己还没完全准备好,5G时代提前来临了。但更糟糕问题还不仅于此,美国发现一直被自己打压的华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超越了所有人,更是将自己甩在后面。

意识到以往制约华为的手段并没有预计中的那般管用,在即将跨入5G时代的门槛时,美国调整了针对华为的措施,狠下死手。先是掐断华为在美的所有供应链,随后加大在世界范围内对华为的打压力度,积极地向世界上其他国家实施压力,通过威逼利诱引导世界各国共同抵制华为。

事实上,美国升级打压华为力量后,确实给华为带来极大的压力。2018年GDP总量排名前10的国家中,在除中美之外的其他八国中,有五个国家都曾传出以“安全”为由禁止华为的声音,一度将华为逼入战略收缩的绝境。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遭遇了世界头号大国的发难,华为的处境可想而知,当一向不愿意过多出现在聚光灯下的任正非也被迫频繁地与媒体接触时,我们知道在这个时候,传说中华为的冬天是真的到了。

华为的对手在哪里?

一个王朝的崩溃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

哪怕是在美国拉拢众多国家一起排斥华为时,在华为的立场上,美国从来都不是华为的头号敌人,甚至连对手都算不上。

美国政府“全球封杀”华为,最坏的结果就是导致华为海外市场份额下降,中断其全球化战略发展道路,以及剥夺华为在全球5G时代中的领先优势,但不会对华为的生存构成威胁,只要华为愿意战略收缩,自保不是问题。

狼的天敌,只有是狼。内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华为本身的问题却容易将自己引向下坡的道路,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华为,他头号对手从来只都是华为自己。

任正非也曾说过:“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面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因此,与其说华为是在抵抗美国的打压,还不如说华为是在对战自我。

创业三十年,华为到底还差什么?

华为的软肋

华为取得今天的成绩,甚至成为一家连美国都感到恐惧的公司,成功的背后有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决策者任正非。作为企业家和领导者,任正非所具备无私的情怀、崇高的愿景、洞察未来的视野,是华为一直不断进取的重要因素。

当华为陷入危机时,任正非再次走上台前,华为相信,在这个危机时刻,任正非有能力领导公司度过危机,哪怕他不懂技术,不懂管理,不懂财务。

但毕竟世上只有一个任正非,生于1944年的他,再过两个月,就将迎来人生的第75个生日。任正非老了,可华为却正值当年,任正非却不太可能继续领导华为的下一个三十二年。

按照任正非的表述,华为未来的生产发展重点依赖管理制度。但说到底,制度管理的关键还在人。随着任正非日渐老去,接班人就成了关乎华为生死的大问题,华为开创的轮值CEO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接班人任命的紧迫性,但终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华为急需一个同时具备横向管理能力和纵向突破能力的多面手,能洞察未来、把握全球市场格局的视野未来的领袖。华为在接班人选的问题上的摇摆不定行为,终会为华为埋下充满变数种子。

除去人的因素,行业生态上的问题也是华为的又一软肋。

华为最大劣势在于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后发于人,而没有形成成熟的行业生态,这也是华为急于参加国家竞争、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随着华为在科研投入方面的稳步提升,如果华为能确保在技术上始终保持全球领先位置,构建以华为为中心的行业生态体系想必也不是什么难题。

一位熟悉华为的人评价华为:创业至今,华为就像一张满弦的弓,随时处于待发姿态。

但是弦紧易折,战斗者的姿态,华为还能保持多久?如果在某个时刻,华为突然放松下来,会影响华为到什么程度,非常值得思考。

创业三十年,华为到底还差什么?

华为还差什么?

身为全球第二大的通信设备运营商,华为还是全球科研经费投入比例最高的公司之一,科技水平日益提升,不显山不露水间已经走到了世界前沿,但华为距“世界第一”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对于多数互联网科技公司而言,创业三十余年的华为,算的上是非常长寿的公司了。但对于爱立信、IBM一类老牌的ICT行业玩家,甚至对于微软、苹果、甲骨文这样的后起之秀而言,华为毕竟还是太年轻了,他成长的年限太短,积累的东西太少。

在华为真正崛起的路上,时间才是华为在崛起之路上最欠缺,也是最宝贵的东西。

在达沃斯论坛上,任正非巧用鲁迅的名言解释了华为是如何走向世界的,“我们除了比别人少喝咖啡,多干点儿活,不比别人有什么长处。”这句话同样说出了华为的无奈,时间对华为而言太宝贵了,华为不得不争分夺秒。

如今,5G时代即将来临,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就在眼前,这个领域里,华为终于赶上了所有人,且不落后于任何人,只要不犯错误,华为将在这个时代“封王”。

在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任正非表示,在全球5G通信产商中,华为一家独大。只有华为实现了5G独立组网,但它还不能对这项业务进行承包,因为中国招标法规定,必须有至少三家公司实现进行独立组网才能启动招标,华为在等待高通进步。属于华为的时代将从这里开启。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华为必须度过这轮危机。

“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这才是而立之年的华为、中华有为的华为。(数据观记者 汤德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陈近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