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正文

企业抱团应对技术挑战自动驾驶仍在路上

崔彩凤 摄

  目前,自动驾驶在技术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大力增强自动驾驶的计算能力及安全性。不过,自动驾驶涉及到一揽子工程,绝非一家企业可以完成。抱团发展则能以最快的速度补齐技术短板,同时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近日,戴姆勒、宝马、奥迪、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大众、百度、安波福、英特尔等11家车企、零部件公司、技术开发公司等宣布成立自动驾驶联盟,并发布了一个有关自动驾驶的白皮书。

  这是迄今为止自动驾驶方面最广泛的一个联盟,即囊括了传统大厂、第三方自动驾驶平台,又吸引了芯片及零部件大鳄参与。对此,分析人士称,自动驾驶市场是技术驱动型市场,为了分摊研发成本,并保持领先的市场竞争力,抱团研发将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技术存短板 企业抱团应对

  事实上,这并不是传统车企第一次在自动驾驶方面寻求合作。

  今年3月,戴姆勒和宝马便宣布要在自动驾驶的研发方面进行合作,以降低研发成本。6月,大众和福特也加速了自动驾驶合作谈判进程。还有消息称,丰田将加入百度的自动驾驶开发联盟“阿波罗计划”,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实用化,开拓需求巨大的中国市场。

  传统车企抱团发展的背后,是自动驾驶技术存短板、研发成本高的问题。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庞松曾表示,自动驾驶目前在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经过大量的测试和检测,从现有的技术水平看,要达到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一段路要走。

  “自动驾驶市场是技术驱动型市场,自动驾驶落地后技术成熟与否直接关乎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自动驾驶在技术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大力增强无人驾驶的计算能力及安全性。”华南智慧创新研究院院长曾海伟表示,自动驾驶涉及到一揽子工程,绝非一家企业可以完成,所以必须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优势。他认为,“结盟”能以最快的速度补齐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短板,同时,“结盟”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

  来自罗兰贝格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驾驶兴趣方面,有一半的消费者表示尚未做好准备使用自动驾驶功能,其中2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自己驾驶汽车,对比两年前,这一数字为40%。大多数人认为不使用自动驾驶主要是因为对技术缺乏信任,安全问题成为主要因素。

  易观国际分析认为,中国城市道路复杂多变,自动驾驶研发商需反复训练算法,以便车辆更好地适应驾驶环境。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有望率先落地特定道路场景,如:货运物流、公共交通等。

  自动驾驶在路上 各方合力加快其进程

  有分析认为,伴随车联网环境的完善,无人驾驶车辆上路可计日而待。事实上,实现人类控制向自动驾驶汽车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要在技术层面突破,更需要各个国家在政策支持、交通驾驶环境以及通信设施部署等方面仔细考量。

  另外,由于自动驾驶落地后技术成熟与否直接关乎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旦出现意外,自动驾驶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这也已经成为自动驾驶应用的一大“瓶颈”。“因此,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推动自动驾驶领域的立法,这样才能推动自动驾驶更快发展。”曾海伟表示。

  罗兰贝格近期发布的第五期《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探索》指出,现有的交通规则仅仅适用于传统汽车,目前尚未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作出规定,这成为自动驾驶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目前各国正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国家都在加紧制定建立法律框架。2018年6月,英国就颁布了《自动驾驶与电动汽车法》,对自动驾驶保险等关键领域做出了规定。

  记者了解到,2017年12月,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成为全国首个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指导意见和管理细则的城市。此后,又有8个城市陆续出台了相关路测指导意见。2018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又联合正式对外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在测试期间发生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民航和轨道交通,包括城市地铁领域,已经实现广泛应用。业界认为,无人驾驶是自动驾驶的最高阶段,自动驾驶能够对交通道路安全、高效和节能、舒适带来积极的作用,国家相关部委也支持自动驾驶这一新技术在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应用。

  如今,所有国家与自动驾驶利益相关方都在迅速进步。罗兰贝格发布的《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探索》显示,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方面,包括法律法规、基础设施、投资与消费者兴趣等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于自动驾驶技术来讲,快速发展的初创企业和技术巨头引领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进行迭代升级。罗兰贝格预测,可持续移动出行迅速发展,大规模服务或将在五年内出现。到2030年全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占据全球1/3以上的汽车出行市场。五年内,自动驾驶领域利润可观的商业模式将会出现。(记者 崔彩凤)

责任编辑:张薇

分享:
2022全数会
贵州

贵州大数据产业政策

贵州大数据产业动态

贵州大数据企业

更多
企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