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贵州大数据产业动态正文

贵阳:源头“有数”果品可靠 精准“对味”市场叫好

4月23日早上7点30分,贵阳修文县扎佐镇梁子山生态种植园负责人刘明祥准备去查看园区内猕猴桃果树的生长情况,但他没往果园方向走,而是来到办公室的一台电脑前,打开视频监控器,通过4个高清探头,325亩果园尽收眼底;调焦距、转方向、找角度,叶面情况清晰可见。

“这是500万像素高清探头,可清楚查看500米范围内叶片的情况,连叶上的虫子都看得清清楚楚,平时只要做好‘初看探头+现场实地确认’两步,病虫害等病症都能及时发现。”刘明祥说。

除了高清探头,果园里还安装了针对猕猴桃生长特性定制的小型气象站等设备,可采集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光照,降水量,以及土壤中的湿度、温度、酸碱度等数据,实时了解猕猴桃的生长情况。

“这些数据最终会反馈到由修文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通过追溯系统,种植专家对猕猴桃果园的基本信息和生长情况一清二楚。”刘明祥说。一方面,专业人员根据数据建立病虫害发生的预报预测模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系统以指导种植生产。另一方面,种植专家通过该系统和实地查看等方式,指导种植户“对症下肥”,预防病虫害,实行精准管理,有效提升果品产量和质量,助农增收。

刘明祥算了一笔账:“以打叶面肥为例,以前近20个工人一天的活,现在他们只需要半天就能完成。‘对症下肥’还有效节约了成本,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18年,325亩猕猴桃毛收入100多万元,比合作前翻了2倍多。大数据指导下的科学化种植和智能化管理,效果果然不一样。”

像刘明祥一样使用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的种植户,在修文县约有4000多户,该系统覆盖修文县10个乡镇、385个果园、6万亩种植面积。

据修文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大数据管理部工作人员金伊介绍,为了保证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出高质量的猕猴桃,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详细实时监控着每个果园的温度、土壤PH值、光照度、风速等13个指标,并选出51个生产出优质猕猴桃的标准园,树立标杆,记录果园各项指标数据。

“专家根据监测数据,会定期告知每个果园开展施肥等工作。每个果园有技术团队定期巡园,开展针对性指导。同时,我们还会将果园的各项指标与标准园进行对比分析,不断提高生产质量。”金伊说。

不仅如此,为保证出厂的每盒猕猴桃口感一致,工作人员利用荷兰AWETA智能光电分选包装线,根据大小、重量、硬度、是否畸形果等12项指标,检测及分选出不同等级、酸甜度、VC含量的猕猴桃。

“每批按标准分选出来的猕猴桃,其信息都会留痕在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最终在包装盒内附上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猕猴桃的种植园区、累计光照时长、使用肥料等情况。”金伊说,如果哪一批次产品出现问题,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就能清楚地看到它们分销到了哪些地区哪些店铺,能及时有效召回。

“2018年,修文猕猴桃供不应求,创造了上亿元的销售额。”负责销售修文猕猴桃的贵州顶好果业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技术中心总监何川说。

打开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的后台,能清楚地看到去年的销售情况:北京的销售量排名第一,国外市场销往了加拿大和德国等地。

何川介绍,根据去年的销售数据分析可知,购买猕猴桃的人群主要为白领,年龄主要在20至45岁之间,且北方的顾客喜欢酸甜口感,浙江、上海等地顾客喜欢偏甜口感。“我们将根据分析结果对今年的营销计划作出调整,以便在不同城市精准投放产品。同时,也为指导前端种植提供了有效信息,将生产出更多对上消费者口味的产品。”

“这套系统,贯穿了猕猴桃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最终的数据还将反馈到种植端指导生产,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闭环。”修文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瑜介绍,这为修文猕猴桃种植的稳量、提质、扩链、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董瑜算了一笔账,这个系统运行后,系统反馈的信息能帮助种植户避免灾害性气候和病虫害损失,每亩500元;根据种植端监控和投入品使用分析,可减少投入20%,每亩至少减少300元;过程控制和分析可优选最佳种植技术应用到种植端,可提高20%的产量。

去年,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获得2018数博会应用场景TOP100和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十大典型案例称号。

“大数据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数据挖掘工作,深入分析有用数据,继续指导生产,助力修文猕猴桃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董瑜说。(记者 庭静)

责任编辑:李兰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