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正文

发展人工智能切不可错过时机

未来已来,智者先行。在高唱高质量发展之歌的新时代,人工智能亦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趋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下午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11月1日《人民日报》)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讲得很好——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

近日,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这篇新闻通稿,相信对很多人来讲既是一种科普、学习,更是一种触动、警醒。

40年前,当拥有一辆自行车就能欢呼的人们,又怎能想到今日中华大地的车水马龙、繁华夺目?但这片曾经不敢想象,甚至无法想象的图景,确实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是什么力量让岁月清洗出繁华、雕刻出璀璨?答案,无疑两个字——科技。

我们时常和发达国家做一些比较,比如某某方面还落后美国30年、英国20年,等等。客观上看,今天我们与某些发达国家的差距,确实在于我国建国晚、基础弱,但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方面我们今天的落后,更在于警醒迟、介入晚。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不照样能搞出原子弹、氢弹,把火箭送上天?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不照样令许多发达国家敬畏三分?这就是破茧而出、放眼世界,及早介入某些尖端科技创新领域所带来的好处。换句话说,这亦是国家发展的战略。

当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人工智能赋予了机器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他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会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会对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方式带来深入的变革。今天,我们审视人工智能,同样应当鉴古思今、知往开来,胸怀“破茧”思想、战略思维,敏锐放眼未来、纵览全球,把握好科技发展的脉搏、社会发展的走向。

如今许多国家都对人工智能充满了憧憬和渴望。但一则数据令人警醒: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几近中国的两倍;美国基础层人才数量是中国的13.8倍,美国在处理器/芯片、机器学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无人机四大热点领域全面压制中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进则退、落后淘汰的时代。没有科技创新,就必然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动能,就必定发展乏力。虽然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一定基础,甚至某些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问题在于,科技的竞争犹如鲤鱼跃龙门,谁都想争得头筹,慢一步就会丢掉核心竞争力,失去发展主导权、话语权,要想“后发制人”,难于上青天。可见,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落后一步,恐怕就会落后一个时代。

未来已来,智者先行。在高唱高质量发展之歌的新时代,人工智能亦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趋向。历史的长河至今回响着一个事实——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给了我们太多的经验和启示,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强力开启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指导精神,敏锐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超前的探索,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可控上下更大功夫,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为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断奋斗创新。(记者 陈孝斌)

责任编辑:陈近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