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正文

合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常委会议发言摘登:在凝聚共识中推进大数据应用及产业发展

合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常委会议发言摘登:在凝聚共识中推进大数据应用及产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安徽数据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鑫坤:

  健全大数据人力政策 构建大数据人才体系

  我国大数据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产业应用和布局不断深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有关大数据产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凸显。当前,存在人才培养规划未能全盘考虑、人才引进结构布局不完整、人才稳定因素支撑不足等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助力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大数据人力结构支撑,要打好产业人才体系的“组合拳”。建议:

  一、做好人才体系结构规划的顶层设计,实际调研大数据人才体系结构的需求和缺口,对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做出适应大数据人才需求的顶层设计,从全盘考虑,实现人才培养的层次化和多样性。

  二、鼓励“产学研”联动,建立人才培养闭环,设立实训场景和孵化基地,打造完整的大数据人才培育生态链。安徽省大数据产业联盟依托理事单位和联盟成员,在产业中积极调研人才需求,对接高校资源,搭建供需平台,实现人才规划、培养、实训到就业的完整闭环。

  三、推进人才引进的整体性和团队化,不仅强调高端人才的单体引进,也要考虑相关配套人才、团队的引进。给予引进团队一揽子优惠和补助政策,完善人才引进的结构性和全面性。

  市政协委员、市民进参政议政部副主任韩宪德:

  构建数字平台 信息共享惠民

  当前,数据资源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黄金矿”。只有打通大数据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有效地发挥大数据价值。为此,建议:

  一、建设完善共享基础信息库,构建全市统一、跨部门级层跨区域的数据资源目录体系至关重要,不仅要加快组建信息采集员队伍,实现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互联互通和数据同步更新,还要完善政务数据共享标准编制,打造政务数据应用的规范化体系。

  二、建设政务信息系统共享常态化的评价体系,进行数据整合共享成果的有效督查,建议各区县、部门非涉密政务信息,全部接入大数据平台,促进政府跨域数据碎片化有机整合,以降低公共事务治理成本,提升治理绩效。

  三、以管理和服务为导向,提升政务信息化共享支撑“放管服”改革能力。完善政务资源数据平台,构建上下联动、纵横协管的政府治理新模式,形成大数据技术应用及能力创新体系,推进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应用,更大范围地实现数据共享惠民。

  四、大数据发展与人才息息相关,合肥应制定人才激励与资金支持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借助成熟信息企业和专家,加快区域优质数据资源的集聚。

  五、牢固树立保护大数据共享安全意识,完善打击大数据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严惩运用大数据进行违法活动的各类犯罪。

  市政协常委、安徽中鑫继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强:

  鼓励非政府部门参与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工作

  数据可大致分为政府数据、非政府数据。合肥在民间数据体系的建设工作上,包括收集、应用等方面,政府应提前介入,建立相应的法规和规范,将民间数据体系作为政府数据体系的重要补充。为此,建议:

  一、鼓励、引导民间数据平台的建设,合肥需建设民间数据的开放平台,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参与民间数据平台建设并且鼓励民间向政府开放数据。

  二、政府要适度规范民间数据的应用,并在政府数据平台建设上充分发挥民间机构的作用。完善政府数据平台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民间机构的作用,充分利用民间数据。

  三、发挥民间在政府数据应用方面的价值,并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数据管理相关标准。

  总之,政府数据是重要基础,非政府部门数据是必要补充。政府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建立各种管理规范和保障机制,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共同推进数字化社会治理工作,在此基础上,传统领域各产业链的数字化提升也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

  市政协常委、市九三学社社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安全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许令顺:

  推动企业上云 助力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产业的发展除了依托政府各部门的数据以外,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生产数据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企业上云”能显著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但是当前,大多数的企业未充分理解数据上云带来的价值,究其原因,主要有企业未充分认识“企业上云”的意义、云平台的安全性让企业难以放心、云平台服务商对不同企业的服务内容未做充分规划。建议:

  一、优化云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让企业放心上云。提供商需要从数据安全性、存储可靠性、运行流畅性等方面优化云平台服务技术。行业管理部门考虑组织编写云服务平台数据安全的行业技术标准,并出台企业上云数据安全保障法律法规。

  二、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挖掘企业上云的服务功能。根据物联网、制造、软件开发等不同行业的分类,挖掘不同的云平台服务功能,量化企业上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三、优先支持百家企业上云,形成示范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行业领域,通过政府给予部分补助的方式,支持部分企业优先上云,形成示范效应。

  四、发展基于云的新业务、新业态,促进数字产业全链条发展。挖掘企业数据上云规模化以后的新服务和新模式,形成从数据产生、传输存储到加工应用全链条、一体化的数字经济产业。

  市政协委员、庐阳区政协副主席唐亮:

  着力推进区级层面发展大数据产业

  近年来,庐阳区积极抓住全市大数据发展战略机遇,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工作体制有待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因素和瓶颈的原因主要有:大数据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大数据专业人才较为匮乏、数据资源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的障碍加剧数据库建设的难度。因此,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层面要构建“统一领导、分块负责”的工作机制,达成统一共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二、不断加强数据库建设。各部门要共建共享,着力建立一个包含面广、共享度高的大数据库,为建立高效政府提供有效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三、加快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修订。以开放共享的理念对过去的条文进行梳理,打破有碍信息流通交换共享的制度壁垒,使法律法规制度规章不再成为大数据建设的人为障碍。

  四、市级层面大数据产业发展要统筹规划。建议市级金融大数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能够给予庐阳应有的发展空间。

  市政协常委、市农工党专职副主委卞华玉:

  大数据转化应用于智慧医疗的探索

  健康医疗大数据涉及到每个人生命的全周期、生活的全方位,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创造价值、带来健康,也将助力健康产业成为下一个支柱产业。在“互联网+医疗”的背景下,合肥市率先在滨湖医院建设全国第一家市级智慧医院,提升了医院的管理运营效率,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在推动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和智慧医疗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目前,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智慧医疗仍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如卫生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保护仍待加强,在智慧医院建设上,缺乏宏观政策指导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缺乏行业运营标准。为此,建议:

  一、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成全市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融合开放、授权分管、安全可靠的卫生信息平台,实现跨部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共用共享。

  二、建设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推广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完善电子健康档案采集质量,实现每个居民一个家庭医生,一份电子健康档案,一张居民健康卡的目标。

  三、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制定《智慧医院评审标准》和《智慧医院建设实施方案》,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顶层设计。

  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医疗服务中的转化应用。加强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合作,研发和推广面向基层全科医生的“智医助手”,建设全市统一的人工智能医疗随访中心。此外,市级远程医疗服务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恩红:

  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发展大数据产业

  目前我国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涌现出一批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创新企业。具体到合肥市而言,在省内率先成立数据资源局,实现全市大数据产业统筹发展。在产业基础方面,合肥市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大数据企业。此外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大数据优质人才培养和关键技术突破,取得较好成果。但也要看到,合肥还有一些明显的短板,如产业政策缺乏原始创新性和本地特色、数据资源的发掘应用不充分、自有人才流失严重等。为此,建议:

  一、建立大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建议首先考虑健全政务信息资源采集、更新维护、共享交换和审核发布的各项制度和标准,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长效机制。其次,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审核制度。同时建立数据开放的考核和评估制度。

  二、建设数据资源中心。以现有的合肥市城市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在平台上实现政务数据、公共事业数据和企业开放数据的统一汇聚、统一处理和统一开放。同时,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形成大数据资源良性、互惠的开放和使用机制。

  三、落地大数据创新应用。在合肥市城市大数据平台统一汇聚的合肥市城市数据基础上,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探索各种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融合应用。

  四、发展大数据产业链。出台一批人才和产业的激励政策,吸引大数据高端人才在合肥创新创业,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

【部门情况介绍及回应】

市数据资源局:

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

一年来,市数据资源局加强数字经济顶层规划,推动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建设数据应用基础平台,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数据、语音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智能家电、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科技金融等产业数字化加速融合,数字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数据应用基础平台稳步推进,数字经济顶层规划引领启航,数字经济培育能力不断提高,数字产业化趋势明显加强,在支持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数字产业化应用示范、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我市将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城市智能运营平台及建设决策支撑平台。此外,还将加强规划标准政策引领,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出台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政策、推进数据资源立法工作等方面努力。

此外,我市还将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主要为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示范区、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应用落地培育数字产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数字转型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市先后获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市经信委加强规划引领,实施“宽带合肥”工程,并主动协调推进光纤到户工作,解决光纤到户“最后一公里”。创新实施“无线合肥”建设,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样板。顺利完成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任务。

近年来,市经信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推进智能制造的战略部署,注重统筹推进,积极打造企业数字化能力。不仅制定实施《合肥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还建成合肥市智能制造专家库、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575家申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企业进行智能制造顶层设计,此外,还搭建合肥工业云平台,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合力建设两化融合国家试点示范城市方面,合肥实施“百企贯标”、“千企对标”、“万企登云”,积极探索,注重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化应用、基础和支撑三大体系。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并加快IDC产业发展。

市财政局:

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

近年来,合肥将大数据纳入高质量发展政策,未来三年重点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将语音产业基地纳入专项政策,省市联动共同支持,2017~2020年期间,省、市财政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省、市按1∶3比例分担),支持中国声谷发展。

此外,将大数据应用纳入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专项支持,2015~2017年,累计支持推广语音示范项目24个,投入资金7.16亿元。不仅如此,合肥将数字经济纳入产业扶持重点,筑牢大数据基础。还将大数据引入民生工程领域,实现“精准民生”和民生工程“智慧管理”,通过将资金补助类项目和工程管护类项目全部纳入民生工程信息系统管理,实现项目管理全覆盖。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积极配合各产业政策执行部门,抓好现有大数据产业扶持各项政策的落实,重点是加快2018年中国声谷政策资金兑现。并启动2019年《高质量发展30条》政策实施细则修订工作,主要是配合市发改委、市数据资源局谋划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

(记者 李想)

 

责任编辑:陈近梅

分享:
2022全数会
贵州

贵州大数据产业政策

贵州大数据产业动态

贵州大数据企业

更多
企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