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案例正文

济南市空气质量监测“天网”建成使用 2000个微站大数据智能监控助力蓝天保卫战

“通过‘红橙黄绿’四级监控,可以实时看到全市空气质量,如果出现了局地污染,系统便会报警,并实时将报警信息推送给网格员,以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市环保局规财处副处长韩道汶在我市最新建成的全市空气质量微站系统显示屏前边操作边介绍,这是济南智慧环保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年市政府要办好的18件民生实事之一。作为精准监测空气污染状况、推动济南市精准治霾的重要举措,遍布全市区域的2000个空气质量微站已于7月底全部建成使用,全市形成了一张密集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2000个微站覆盖全市

9月6日上午,记者从济南智慧环保大数据监管平台大屏幕上看到,全市各区的空气数据一目了然,哪里空气出现了污染情况,相应位置就会有一个红点不断闪烁提示,点击进去便可以实时查看该点位包括PM2.5、PM10在内的各项监测数据。工作人员介绍,大屏幕上的所有数据来自于全市的2000个空气质量检测微站,每个微站自动检测完空气情况后,数据便会通过联通或者移动网络同步上传到大屏幕上。

据了解,这项可以称得上是空气质量监测天网的工程于今年1月份开始启动,7月中旬全部建成,7月底,在区县验收的基础上,完成市级核查验收,全面完成市政府交办的为民办实事任务。

韩道汶介绍,“微站的建设主要分布在几个方面,一是在全市的建成区,包括县城的建成区,按照1×1公里的网格进行了布设,在全市的敏感区域,则是按照0.5×0.5公里的网格进行布设。同时在前期发现的13处热点网格范围内以及济南与淄博、德州、滨州等的传输通道上也进行了布设。再就是把市区外围的乡镇驻地,按照每个乡镇驻地两个微站进行了建设,并且对前期发现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乡镇驻地进行了加密布设。”

出租车“帽子”里也有微站

微站有的设在楼顶,有的建在红绿灯线杆上,还有的建在“天眼”旁边,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监测功能却很强大。济阳一个布设在红绿灯杆线上的微站,其四面都是工地,但仅靠这一个微站,便可以时刻监控4个工地的扬尘污染情况。

在2000个微站中有300个与众不同,它们就是我市依托智慧环保大平台首创的出租车移动监测微站。据了解,首期共有100辆出租车,7月份又建设了200辆出租车移动监测微站,其中100辆分布于市区,其他100辆则分布在平阴、商河、长清等地。

第一辆布设移动微站的出租车驾驶员常松告诉记者,布设微站对汽车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只要汽车发动之后,微站便可以开始工作监测数据,每三秒钟传输一次,实现对空气质量的移动监控。

这种移动微站到底设置在出租车的哪里呢?答案是在出租车顶的“帽子”——出租车灯箱内。常松打开车顶灯箱,记者看到,灯箱内分布着进气口、出气口、四根管道以及检测传感器等部件。“灯箱内共设置了四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通过光散射检测法进行检测。而布置四个的原因一是如果有一个传感器出现了故障,其他的传感器还可以正常监测。再就是可以通过比对数据,排除异常数据,最大限度保障检测的可靠性。”韩道汶告诉记者。

据了解,这套系统除了可以查看实时数据,精准排查污染源之外,还可以查看历史数据,掌握点位变化以及周边点位数据,从而查看污染迁移走向,获取趋势变化规律,掌握动态变化趋势。“2000个空气质量微站的监测数据通过济南环境APP,全部向社会公开,市民可及时掌握,监督环境保护工作。” (记者 王鹏淇)

责任编辑:方茶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