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正文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公开征求《广东省数字经济

  发展规划(2018-202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

  二○一八年27号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出台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部署,我委组织起草了《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征求意见稿),现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请提出意见的单位和个人于2018年5月2日之前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形式将修改意见反馈我委(标准与应用处),以单位名义的需加盖单位公章并提供联系方式,以个人名义的需附上真实名字及联系方式。

  来信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 100号

  邮政编码:510030

  传  真:83180738

  电子邮件:jxwbzc@gd.gov.cn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018年4月9日

  附: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征求意见稿)全文

  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

  (公开征求意见稿)

  二○一八年四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三)面临形势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定位

  (四)发展目标

  三、构建数据驱动发展新方式

  (一)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开放

  (二)推动大数据综合应用

  (三)着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四、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级

  (一)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

  (二)促进集成电路产业突破发展

  (三)推动新型显示产业迈上新台阶

  (四)做强做优4K电视产业

  (五)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创新发展

  (六)提升高端软件供给能力

  (七)着力推动云计算发展

  (八)加快发展人工智能

  (九)前瞻布局区块链

  五、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新体系

  (一)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二)统筹大数据基础设施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六、探索制造业数字化新路径

  (一)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

  (二)积极推进网络协同制造

  (三)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

  (四)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七、激发服务业数字化新活力

  (一)促进数字创意消费

  (二)提升智慧民生消费

  八、培育数字经济融合新动能

  (一)布局融合新产品新领域

  (二)发展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九、打造政府数字治理新模式

  (一)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二)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

  (三)创新政府治理模式

  十、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强化“双核一廊两区”

  (二)辐射带动全省

  (三)全面深化开放合作

  十一、完善规划保障新机制

  (一)加强组织协调

  (二)加大资金扶持

  (三)加强人才建设

  (四)扩大市场需求

  (五)优化发展环境

  (六)强化数据安全

  附件1:名词解释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基本载体、以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主要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数字产业化,也称为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围绕数据归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数据链各环节,形成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有关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信息通信业,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业数字化,也称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广泛渗透融合,促进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主要包括以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制造业融合新业态,以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服务业融合新业态。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美国、欧盟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战略,积极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多处提到了数字经济相关内容,提出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的重要聚焦,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必然战略选择。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和制造业大省,广东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面临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富集、产业基础雄厚、融合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将有效促进数据新要素价值的释放,开启数据驱动发展新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加快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广东加快向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经济强省转变,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驱动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在新时代新起点开创工作新局面。

  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未出台)、《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以及《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1、数据资源丰富

  广东数据存储量全国领先。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数据存储量超过2300EB,约占全国的20%。其中,到2017年底,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积淀数据超过60亿条;全省政务数据资源6988类、信息项62332项,居全国首位;商贸、港口、航运、物流、海关、商检、医疗、金融、通信等数据均处于全国前列。网络数据资源全国领先,2016年总体网民规模达到8096万人,网民普及率达到74.6%,IP地址、网民、域名、网站、网页、网络购物用户等指标居全国前列,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智慧城市领域积累了海量多元数据。

  2、信息产业基础雄厚

  广东是全国信息通信产业大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36076.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完成增加值8108.1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4.5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317.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智能终端产业领先全国,华为、OPPO、vivo三家品牌出货量占据国产手机前三名,市场份额达54%。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全国领先,拥有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模组生产基地。云计算、大数据、4K电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助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3、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服务业发达,拥有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市场和融合发展空间,产业数字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17上半年广东在数字产业指数方面增幅超过50%。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以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为主体的融合型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明显,正逐步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2016年全省制造企业的互联网销售率、互联网采购率达到42.6%、41.5%,居全国前列。截至2017年底通过评定的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64家,占全国1/10。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率均超过20%。服务行业的数字化水平较高,在医疗服务、教育、娱乐、餐饮住宿、交通物流、金融、零售、旅游等服务业数字化领域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信息消费规模和电子商务交易额居全国首位,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量占全国近七成,移动支付占全国三成。

  4、骨干企业实力强劲

  广东拥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其中,华为、TCL、中兴通讯、比亚迪等25家企业入选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占全国的1/4;腾讯、网易、有米科技、迅雷等10家企业入选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华为、中兴、金山等19家企业入选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拥有信息技术领域上市公司123家,数量超过北京和上海之和,总市值1.32万亿,居全国首位。在一些细分行业中涌现出一批单项冠军,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等4家入选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十大企业,全国人工智能排名前100的企业中广东占16家,大疆科技是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

  5、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不断扩容升级,截至2017年末,全省光纤入户率79.9%,光纤端口达到5694.7万个,总接入用户达到2642.2万户,位居全国第一。拥有国家三大互联网国际出口之一和四大海底光缆登陆站之一的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带宽占全国近6成。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省级4G网络,4G基站累计29.7万座,4G用户11751.5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42亿户,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建设窄带物联网(NB-IoT)基站3.3万座。拥有广州、深圳两大国家级超算中心,运算速度和综合技术水平全球领先。依托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龙头企业建成一批智能化、绿色化云数据中心,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

  (二)存在问题

  1、创新驱动数据驱动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不强仍然是制约我省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短板。2016年我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5.5件,全国排名第五,与北京和上海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重点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受制于人,集成电路自给率只有14%左右,85%依靠进口;无线射频芯片、传感器、嵌入式处理器等5G核心关键技术80%以上依赖国外;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仍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北京、浙江等省市。受体制机制障碍和数据安全因素的影响,我省庞大的数据资源还未能实现有效的开发利用,数据作为关键创新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2、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

  2016年广东制造信息化指数为49.4,居全国第三位(次于江苏和浙江),产业应用、效益与影响两项分指标位列全国第五、第七位。规上制造企业关键工序数控率仅为34.5%、网络化率仅为45.3%,落后于上海、北京、江苏。同时,我省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工业细分行业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离散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流程制造业,在工业34个细分行业中,有25个生产装备数控化率低于44.1%的全国平均水平。多数中小企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自身实力有限,动力不足。

  3、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优势不突出

  在新兴产业市场主体培育方面,我省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新兴业态的大企业。例如,滴滴出行、摩拜单车、ofo小黄车,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旷世科技、寒武纪等均诞生于北京;浙江省以阿里巴巴为龙头带动形成互联网深厚土壤,孕育了人工智能、分享经济、新零售等互联网新业态。相比之下,我省在发挥如腾讯、华为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形成全社会基于数字经济的创新创业氛围,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4、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

  据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显示,广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数5.75,仅排全国第十。至2017年末,全省50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64.2%,仅位列全国第25位,100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50.0%,排全国第8位,固定宽带接入速率119.3Mbps,排全国第10位。粤东西北光纤入户率72.1%,比珠三角101.7%低29.6个百分点,数字鸿沟仍然存在。

  5、跨界融合型人才结构性短缺

  信息技术人才集聚水平相对较低,2016年我省互联网从业者数量约346.7万人,少于北京417.8万人,互联网企业薪酬指数低于北京、上海、浙江,对高端互联网人才吸引力不足。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人工智能人才不足,机器人工程师缺口较大。复合型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大部分企业缺乏精通信息化与生产制造的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面临形势

  1、“万物互联”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基础

  在经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信息网络逐渐突破传统信息处理终端以及传输方式的限制,正大幅向更广、更快、更深的方向发展,网络的覆盖领域更大、连接终端更多,进入人、机、物“万物互联”新时代。5G具有大容量、低时延的特性,将极大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生态革新,驱动基于大型移动设备如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的网络应用创新。物联网正在快速地渗透到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设备、车辆、终端等纳入到信息网络之中。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向超高速升级换代,光纤宽带成为主流接入方式。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演进下,泛在、高速连接使得网络获得更加多样化、网络应用更加多元化,以“万物互联”为突出特征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正在形成。

  2、海量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

  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伴随互联网特别是产业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数字资源正在互联网中加速产生、传播并应用,根据联合国发布《2017年信息经济报告》,预计到2019年,全球数据流量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66倍。在此背景下,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资源、资本、人才全要素生产率。全球化发展正从国际金融驱动为特征的“2.0”版本步入以数据要素为主要驱动力的“3.0”版本。可以说,谁掌握了数据、利用好数据,谁就能够在互联网应用创新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占得先机。

  3、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成熟、网络海量数据的积累、信息系统算力的提升,人工智能正步入第三次发展热潮中,驱动全球经济社会的智能化跨越。从全球发展态势来看,人工智能的影响,将超越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的范畴,从技术体系、产业结构、商业模式等方面带来全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工智能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进而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促进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将获得再次大飞跃。同时,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到金融、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极大提高行业服务精准化、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社会运行的稳定度。

  4、融合发展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主战场

  在全球经济放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运而生,数字经济因其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方面的显著作用,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开辟经济增长新源泉,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全球经济走向复苏的新依托。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演进和全面创新,正逐渐广泛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之中,驱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发各领域、各行业的业务形态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广泛部署,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未来传统产业必将迎来数字化驱动的转型升级热潮,数字化融合创新将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刺激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能。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广东在新时代新起点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战略要求,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发展主线,以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战场,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价值,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能级,夯实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打造数字化政府治理新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广东加快向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经济强省转变,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驱动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

  规划总体发展思路可以总结为“128”发展战略,即以数据驱动为1个发展主线,引领带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2个着力方向,以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新动能、政府数字治理、区域内联外延8大重点推进广东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图1 规划整体逻辑框架图

  

  (二)发展原则

  1、创新引领,数据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以数据资源价值挖掘激发经济新活力。

  2、融合赋能,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的赋能引领作用,促进效率提升和产出增加,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3、业态创新,培育动能。鼓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开展改革试点先行,深化“放管服”,破除限制新业态发展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营造有利于新业态发展壮大的良好环境。

  4、市场带动,企业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提升数据、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5、基础先行,安全保障。优先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完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强化数字经济基础支撑。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安全保障体系,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与数字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三)发展定位

  争取用5-8年时间,将广东建设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和全球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开展先行先试,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夯实各类数据资源和产业要素,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技术创新能力突出、融合应用成效明显、发展体系健全、总体规模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使数字经济成为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和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导力量,引领全国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面向沿线国家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需求,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境外合作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以数字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辐射和带动其他经济领域的深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广东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贡献度,打造成数字丝绸之路的核心战略枢纽。

  全球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大湾区沟通内外、连接全球的独特优势,有效促进技术、人才等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的汇聚流通,围绕粤港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和聚集一批占据制高点的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大力培育新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高地和全球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应用标杆,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极。

  (四)发展目标

  从现在到2020年是广东数字经济快速增长期,经过3年左右努力,基本形成以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创新应用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全面展开,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潜能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成为广东经济增长新动能。

  到2025年,数字经济进入全面扩展期,整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各行业的低成本、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制造业数字化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在全国率先取得显著成效,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全国业态创新,数字经济成为引领广东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数据创新应用体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实现数据资源集聚共享和流通交易,大数据创新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到2025年,数据资源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生产要素,广泛深入渗透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跑全国。到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超过5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突破1.3万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规模突破3万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云服务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4K电视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以上。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超过8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超过2万亿元。

  数字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20年,光纤入户率达到105%,珠三角城市用户固定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G,其他城市用户接入能力达到500M,实现全省4G信号城乡深度覆盖,力争珠三角城市核心城区启动5G网络商用,IPv6基本实现商用,NB-IoT实现全省普遍覆盖,珠三角建成世界级宽带城市群,粤东西北成为全国先进水平的宽带城市群。到2025年,光纤宽带网、无线宽带网、窄带物联网在全省全面深度覆盖,完成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建成珠三角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国家标杆。到2020年,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培育形成20家具备较强实力、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0家技术和模式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带动20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进一步降低信息化构建成本。到2025年,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形成1-2家达到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全国领先。到2020年,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的转型提升作用显著,电商、物流、金融等行业以及及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服务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年均增长15%。到2025年,服务业数字化水平领先全国,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

  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到2020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产业、共享经济、新零售等跨界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动能。到2025年,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广泛渗透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个人日常生活各方面,成为广东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构建数据驱动发展新方式

  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珠江三角洲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主要抓手,统筹汇集数据资源、促进数据流通,推进数据整合、共享、开放和运用。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一体化协调发展,形成数据驱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一)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开放

  数据采集与整合。推进省直各部门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清单,统一接入到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数据有效集成、互联共享。不断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的覆盖范围和数据标准。推进各类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整合。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单位主动积累数据。采用网络搜取、文本挖掘、自愿提供、有偿购买、传感采集等方式,拓展政府数据的采集渠道。加强对互联网重要数据资源的备份及维护。

  数据开放共享。完善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枢纽,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互通、数据共享。进一步建立完善数据交换、共享、利用长效机制,形成政务数据的资源化管理。整合与民众、产业及社会服务相关的数据信息,融合引入基础电信运营商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等行业数据,实现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的数据集中互通共享。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政务数据资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之外的数据全部向社会开放。依托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开放广东”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发布数据开放目录及普遍开放的数据集,优先推动医疗、卫生、环境、交通、旅游、文化、质量、气象、农业等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支持社会数据通过政府开放接口,进行第三方合作开发,丰富数据资源和数据产品。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开放数据。

  数据流通。鼓励社会组织和相关机构建设行业性数据资源平台,促进行业数据共享与流通。建设大数据交易流通试点,布局建设省级大数据交易平台,支持各地市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数据交易市场。探索数据资产化,推动数据资产确权、评估、定价、质押、抵押。探索建立大数据交易主体、交易平台、交易模式方面的规则制度,形成大数据交易流通机制和规范程序,提升数据交易安全保障能力。

  专栏1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程

  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广州市、深圳市为重点,辐射带动珠三角,通过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流通,推进大数据创业创新、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支撑跨区域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融合应用,推进数据产业化。选取3-5个基础条件好的地市开展省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试点。

  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大数据创新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启动3-5个省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试点。到2025年,省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试点形成显著的示范效应,建成辐射带动效应强、示范引领作为显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区域类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二)推动大数据综合应用

  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应用。建设创新精准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构建“数字政府”移动服务门户,利用大数据进行用户分析,创新各类智慧应用服务,为群众、企业等提供一体化政务服务。深化市场监管、环境治理、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信用、社保就业、健康医疗、农业气象、教育文化、交通旅游、城乡建设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大数据应用,推动构建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和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新体系。加强对社会治理相关领域数据的收集、发掘及关联分析,提高气象等各类灾害的智能识别、预测预警和辅助决策的能力,为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数据支撑。建设完善全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和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管理能力。利用大数据加强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对失信行为进行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支持建设社会科学、交通运输、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大数据平台,推动教育、科研、就业、交通、社保、住房、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利用大数据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大数据在准确把握公共服务需求、精准核算公共服务成本、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社会满意度。

  重点行业应用。支持制造业企业整合各环节数据资源,开展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创新业务,重点围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等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并组织推广。依托电力、进出口、货运、贷款、通讯、用工等海量数据,创新广东省制造业大数据应用,探索基于大数据对制造业监测预警的新路径。推进电信、能源、金融、商贸、农业生产等行业领域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和利用,加速传统行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在电信、金融等领域率先开展跨领域、跨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支持企业利用政府和公共服务领域开放的数据开发新应用、新服务,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大数据企业与传统行业加强技术和资源对接,探索多元化合作运营模式,推动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第三方数据服务等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应用。

  专栏2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

  依托华为、美的、格力、TCL等制造业企业,推动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设备增值服务等产业链全流程应用,建设一批制造业大数据平台,培育一批“数据工厂”。依托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建设电信行业大数据平台,率先形成一批电信行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在市场监管、环境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信用、社保就业、健康医疗、农业气象、教育文化、交通旅游、城乡建设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实施一批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示范,以数据的共享、开放、利用、服务牵引城乡要素融合、精准对接供需、助推产业升级。

  到2020年,组织实施完成80个左右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30家左右数据工厂。面向重点行业累计开展200个以上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形成40个以上大数据行业应用典型案例。到2025年,形成50家左右示范价值突出的数据工厂,在重点行业领域形成20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应用案例。

  (三)着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技术产品。突破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等关键技术,加强信息组织和数据仓库研究,形成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架构。大力发展海量数据存储设备、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设备、智能终端、数据采集产品以及大数据一体机等大数据硬件产品制造,推动自主可控的大数据关键装备产业化。重点发展大型通用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挖掘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软件等软件产品。鼓励企业创新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以及数据安全等各环节的新型商业模式,开发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数据服务。支持企业开发与重点行业领域业务流程及数据应用需求深度融合的大数据解决方案。

  大数据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数据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企业面向全省提供大数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支持省内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园、数据中心基地等共建大数据产业基地,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开展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和孵化培育,强化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和企业等产业要素导入和集聚,推动形成大数据产业集群。科学规划全省大数据产业布局,合理引导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推动形成产业协同与优势互补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3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深入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园区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打造一批大数据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依托重点园区建设一批大数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数据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大数据解决方案、优秀产品及应用企业。鼓励各地市瞄准国内外大数据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每年集中资源引进1-2个重大项目落地。支持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汕头南山湾、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面向港澳和国际的大数据服务区。

  到2020年,建设20个左右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引进和培育8家左右大数据核心龙头企业,200家大数据技术、产品、服务骨干企业,聚集1000家左右创新型大数据相关企业。到2025年,建成10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数据产业园,培育10家左右具备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数据领军企业。

  专栏4大数据创新创业工程

  依托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开放公共数据资源和应用接口,加快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高性能计算能力和云平台能力的拓展应用,鼓励互联网龙头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向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开放数据资源、云平台和计算能力。支持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空间建设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平台。支持面向全省的创新创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在孵企业、毕业企业、创业导师等指标动态监测。组织开展大数据创业创新大赛,遴选和培育一批优质大数据项目。

  到2020年,建成10个左右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创新创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服务1万个创业项目,增加3000名创业导师。到2025年,建成20个左右大数据新型创业孵化平台,支撑大批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涌现一批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大数据新业态。

  专栏5大数据精准扶贫工程

  建立全省大数据精准扶贫服务平台,完善精准扶贫施策、精准扶贫监控、扶贫服务、扶贫管理等功能,推动扶贫数据共享及开放,将大数据贯穿“识别-帮扶-管控-服务-退出”全过程,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加大山区贫困地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到村到户网络信号全覆盖。开展电商扶贫工程,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以省定贫困村为工作重点,提升贫困户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的能力

  到2020年,建成全省大数据精准扶贫服务平台,建成3-5个市级大数据精准扶贫服务平台。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到2025年,大数据精准扶贫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收入占到全省农村人口纯收入的40%以上。

  四、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级

  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跨界融合、智能化发展加速等新趋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4K电视、智能终端、高端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和能级,形成引领广东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

  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支持IPv6规范的网络设备、终端和关键芯片,提高适配光纤通信的网络设备与终端产品的制造能力。大力推进5G关键技术研发,全面开展单用户及小区移动切换等关键技术测试,推进5G通信在信息消费、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物联网等新型网络产业发展,开展空地一体化网络研究与应用,研发面向物联网、车联网等移动网络设施的软硬件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的信息传输服务,优化无线宽带网络服务能力,普及可视电话、手机视频、移动商务、移动办公等增值服务。鼓励和支持量子通信领域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突破,加快建设“京广深”量子保密通信干线,通过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实现粤港安全通信。

  (二)促进集成电路产业突破发展

  大力发展高端芯片核心技术,打造集成电路制造“广东芯”。以重点整机和重大应用需求为导向,全力推动芯片与整机、应用系统的协同创新,构建形成以智能终端、网络设备领军企业为牵引的芯片产业创新发展格局。支持领军企业以并购、投资、合作等方式加快芯片领域的布局,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提高面向自身产品的芯片供给能力及水平。实施重点突破与产业协同战略,以集成电路的设计环节为发力点,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发展,稳步提升集成电路关键芯片设计水平,拓展移动通信芯片、半导体存储器、图像处理芯片等芯片设计领域,重点突破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工业互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芯片研发设计,提升芯片应用适配能力。聚焦芯片制造领域特色工艺环节,布局发展存储器生产线、特色专用工艺生产线、化合物集成电路等特色制造环节。支持企业与国内外评测领军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升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水平。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

  专栏6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集成电路设计协同创新计划,推动华为、浪潮、中国电子、科大讯飞、思科等龙头企业项目尽快落地,补齐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短板。发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支持海思、中兴微等芯片设计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加快在GPU、FPGA、DSP、DRAM/NADD、ASIC等集成电路设计关键核心领域建立技术优势,实现集成电路设计从模仿学习向创新引领的提升。强化国际合作,推进ARM(中国)芯片架构设计合资项目建设。

  加快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的布局,加紧推进推进中芯国际12英寸生产线、华星光电第11代线、乐金显示OLED、富士康10.5代线及信利AMOLED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运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多种资本力量,加快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存储器生产线、特色专用工艺生产线、化合物集成电路等高端芯片制造项目。实施集成电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支持中芯国际、方正微电子等加快集成电路90nm嵌入式存储器工艺技术、28nm逻辑电路制造工艺技术、MOSFET功率场效应工艺技术、65nmCMOS工艺以及代工的数模混合、高压工艺等产品技术的规模化生产,加快16/14纳米工艺产业化。积极发展面向金融电子、卫星导航、工业控制、智能网联汽车、电网、医疗等关键领域的定制化集成电路产品。

  支持赛意法、风华芯电等封测企业加快推进芯片测试、检测、封装等生产线建设,强化芯片级、系统级、多芯片、叠层、无引脚、细节距、TSV等先进封装技术研发,提升和完善集成电路芯片、模块及系统级计量测试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

  夯实集成电路产业承载基础,加快芯火双创基地建设,支持深圳和广州两大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做大做强,推进广州、深圳、珠海等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建设。

  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在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网络通信、新型显示、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国际知名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企业,建成1-2条国内先进的晶圆代工生产线,集成电路封测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成为国内领先、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创新基地。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在产业链关键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高端集成电路产品自给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三)推动新型显示产业迈上新台阶

  进一步推广大功率LED应用,积极拓展车载、医用、工控、穿戴、拼接、透明、镜面等重点显示产业新市场,加快完善产业链条。重点提升8.5代以上液晶面板以及4.5代以上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生产能力与工艺水平,加快10.5代以上液晶面板技术研发和生产,大力推动OLED产业化。围绕激光显示、3D显示等领域提前展开布局,重点突破低温多晶硅、氧化物背板等先进生产工艺,加快量子点、超高清显示、印刷显示、柔性显示等新技术研究,推动电子纸等新产品开发。积极发展配套有机发光材料、靶材、偏光片、驱动芯片、光刻设备与检测设备等材料和器件,形成从生产线设备、材料、电子器件到面板生产、模组,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专栏7 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工程

  推进LGD8.5代OLED项目、深圳华星光电11代TFT-LCD及AMOLED 新型显示器生产线项目、富士康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等平板显示重大项目建设,紧密对接行业领军企业布局平板显示前沿项目落地。围绕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的建设,成立印刷与柔性显示技术集成与研发公共开放平台,加快G4.5和200mm印刷显示平台建设,加强31英寸印刷AM-OLED器件结构开发,TFT背板阵列设计等核心技术开发。推进LG化学偏光片等配套项目建设,在机发光材料、靶材等领域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形成以面板为中心的“材料-面板-模组-整机”产业链,全力打造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到2020年,形成1-3条先进的面板产线,全省面板产能规模达到3000万平方米。到2025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500亿元,建成2-3家大型新型显示产业园区。

  (四)做强做优4K电视产业

  突破面向智能电视的媒体融合和信息共享、信息安全和版权管理、智能交互和设备互联、智能图像处理及优化、DRA-3D三维声音频编解码等关键技术。重点加强支持DRA等自主音视频技术的电视编解码芯片、超高清信道解码及超高清码率大数据场景的数据处理芯片、高集成度低成本TVSoC芯片、媒体资源聚合及精准推送操作系统等的研发。加快开发4K及8K智能电视、面向三网融合的超高清一体机、超高清机顶盒、编解码器、网络视频监控、高清摄像设备、家庭智能网关等产品。创建4K电视网络应用试验区,促进应用推广。推动相关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不同品牌智能电视与其他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促进终端与应用服务紧密结合,创新业务运营模式,构建良好的4K生态。

  专栏8 4K电视生态完善工程

  支持广东广播电视台、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率先申请4K频道,提升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对4K频道和点播内容的服务能力。升级4K电视节目制作设施设备,建立广东省4K超高清+DRA-3D三维声节目内容资源库。加快建立4K电视网络应用试验区,打造若干新数字家庭示范小区,做好经验总结和应用推广。落实4K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广州、深圳、惠州、佛山、珠海等地芯片、硬件、软件技术、网络基础应用、数字文化创意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大4K花园建设力度,推动广东省自主知识产权音频技术DRA成为三维声技术国家或行业标准。

  到2020年,全省4K电视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以上,4K产业基地达2-3家,率先在全国形成4K电视地方标准。到2025年,培育形成5-10家4K内容生产基地,彻底构建完善的4K电视行业标准体系。

  (五)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创新发展

  支持骨干企业加快突破微型化供能、短距离无线通信、智能路由、智能安全监控等关键技术。围绕信息娱乐、运动健身、医疗健康等应用领域,研发具有规模商业应用的头盔、眼镜、腕表、手环、穿戴式骨骼等可穿戴设备产品,积极开发特种用途智能可穿戴产品。打造具有互联网后台支撑、具备自学习功能的智能家居产品体系,形成物联网终端互联。推动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功能和形态向多样化拓展,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研发与互联网融合的智能终端新产品,大力发展网络电视、医疗电子等网络化、智能化产品。

  (六)提升高端软件供给能力

  加快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产品体系,发展开源社区,研发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发展基于网络协同的办公软件。支持发展自然语言处理、信息安全、机器翻译、卫星数据处理等重要应用软件。面向政务、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重点行业需求,支持企业研发高质量的行业应用软件,推动软件即服务(SaaS)等业务发展。大力发展广东优势制造行业的工业核心软件,重点支持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APP的研发和应用。加强核心软硬件系统服务能力建设,支持骨干企业提升工程化、平台化、网络化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加强信息技术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端软件外包业务。

  (七)着力推动云计算发展

  支持发展容器、微内核、超融合等新型虚拟化技术,研发突破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计算资源管理等方向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加快研发云计算操作系统、桌面云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软件、虚拟化软件等基础软件,推动低能耗新品、高性能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网络大容器交换机等核心云基础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全面拓宽云计算示范应用,加快推动政务云、行业云、“互联网+”云计算发展。加强对云安全技术的研究,推动云计算标准研究。支持企业率先开展边缘计算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发,力争在车联网、智慧城市等场景率先实现规模应用。

  (八)加快发展人工智能

  加快推动语音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华为、中兴全志等龙头企业研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专用芯片、传感器、微型器件和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中间件、嵌入式软件。加快集群式云计算平台建设,促进数据资源池发展,不断强化深度学习基础算力支撑与数据支撑。以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无人船为重点,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核心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同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发展基于神经网络、类脑结构的人工智能硬件及相关软件产品。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运用,率先在教育、办公、医疗等重点行业形成一批代表性的软硬件产品与解决方案。

  专栏9 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全省人工智能百强企业培育库,加快推进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产业高级研究院、科大讯飞华南总部基地、惠州潼湖科学城等园区基建工作,聚焦硅谷、北京、上海、杭州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肇庆市粤数华南云计算数据中心、揭阳粤东云数据中心、云浮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河源云数据中心等项目,整合全省计算资源,消除数据孤岛,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数据与算力双重保障。积极推动电子信息、软件、互联网企业向人工智能领域转型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众创空间、孵化器、创新工场等“双创”平台,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创业。鼓励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共建面向智能技术产业化应用的联合实验室,重点突破深度学习、类脑计算、脑机接口等核心技术,推动研发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新产品。

  到2020年,全省培育1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到2025年,建成5-8家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5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九)前瞻布局区块链

  加快研究共识算法、非对称加密、容错机制、分布式存储等区块链关键技术,支持发展高并发、高吞吐、低延迟、高可靠性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大力发展BaaS(区块链即服务),推动区块链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积极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加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商贸、政务、民生、智能制造、物流、能源等重点行业的应用。推动区块链在市场行业主体中的应用,加快企业联盟链、私有链的发展。建立健全基于区块链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供应链、金融、数字资产等领域的风险管控。加快区块链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区块链发展的良好生态。

  专栏10 区块链应用促进工程

  以佛山禅城区区块链政务应用创新平台为示范,促进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推广,推动证件办理、证明出具、资格认证、小额津贴发放等政务服务的网上办理,构建区块链+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的城市信息化框架,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型信用体系建设。

  立足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全面深化区块链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的应用。加快区块链技术在资产管理、数字交易、数据流通等环节的应用与部署,加强对募股权投资基金、权益类交易场所等金融业态的风险监测。支持区块链技术在普惠金融、跨境支付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构建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用评价体系,促进信用级别、履约活动、风险预测、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的共享与记录,完善个人信用画像,深化与各互联网平台的有机对接。

  加快珠海飞企互联企业运营管理平台等项目建设,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企业协同效率,降低协同成本,打通信用、资金、业务等多级传递问题,充分降低创新创业的初始门槛。依托百达丰区块链总部大厦与蚁米区块链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集中扶持培育在“区块链+”金融、物流、政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交通、教育等创新领域的区块链初创企业发展。

  到2020年,实现全省区块链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引进培育相关企业超过200家。到2025年,全省区块链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建立3-5个区块链创新基地平台,形成20家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块链龙头企业。

  专栏11 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

  深入实施“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广东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加强对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家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信息中心深圳大数据研究院建设。支持和吸引第三方机构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到2020年,培育超过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建成50家以上数字经济领域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到2025年,培育超过1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建成100家以上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平台。

  五、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新体系

  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为着力点,继续全面建成高水平全光网省,建设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完善和提升全省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实施新一轮信息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扩容升级骨干网和城域网,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的互联构架,加强全省通信管线、通信基站、机房等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构建高效骨干光纤网络,提高全省高速宽带占比,推进城市千兆光纤到楼入户,加快建设高水平全光网省。促进光纤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融合发展,开展IPv6网络建设,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促进全省4G网络城乡深度覆盖。抢先布局5G网络发展,充分发挥铁塔公司统筹作用,推动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的5G网络共建共享,加快建设国际化区域通信枢纽。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建设,提升三网融合水平。推进移动号码资源携号转网,推动电信运营商网络基础资源共享。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振兴战略,提速光纤宽带,缩小珠三角与粤东西北间的数字鸿沟。

  (二)统筹大数据基础设施

  统筹推进数据分块管理和集中管理,统筹省内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重点建设一批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有序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布局发展。建立健全与国家数据中心的互联机制,促进互联互通。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加快传感器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推进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环卫设施、地下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改造与5G信息网络、传感技术融合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推进,构建市政设施管理感知网络系统。统筹传感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摄像头等图像采集终端和感知终端在交通、给排水、能源、通信、环保、防灾与安全生产等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应用,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和管理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加快建设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窄带物联网(NB-IoT),推进NB-IoT在公共服务、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与信息消费示范建设。

  专栏12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建设高速光纤网络。依托广东电信、广东移动、广东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及华为、中兴、京信通信、宇龙酷派等骨干企业,实施“光网城市工程”,推进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大型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单位和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以超高速无线局域网(EUHT)试点工作为抓手,继续推动广东省原中央苏区低成本、高性能无线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对光纤入户率达到100%或以上的地市开展光网城市验收工程,授予一批“光网示范城市”。

  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实施新一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2018-2020年),推动4G网络全覆盖,加快全省4G网络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提升城市4G网络覆盖深度。布局发展5G网络,支持企业参与国家5G技术标准制定,在珠三角开展5G规模组网建设,实现连续覆盖复杂城区及室内环境的5G网络,形成端到端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广州、深圳等市成为全国首批5G网络商用城市。

  建设4K电视基础网络。推进电视传输网络双向化、网络化改造,推动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实现全省广电网络互联互通“一张网”,加快4K视频播控平台建设。

  打造数据中心集群。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和互联网企业在省内重点区域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加快推进中国电信广州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东莞松山湖数据基地、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互联网数据中心、广东广电网络大数据产业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各数据中心统筹协调发展。

  布局物联网基础设施。依托广州、深圳、东莞、顺德等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加速构建NB-IoT网络基础设施,加大基站建设规模,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开放平台。以广州智能交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广“行讯通”应用系统,搭建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客运站、港口、码头等重大交通枢纽及城际干线路网的智能交通物联网。在广州黄埔区划定示范区建设区域,建设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基础设施,联合广东电信公司、华为公司编制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打造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示范区。

  到2020年,全面建成高水平全光网省,主要机构和重点场所基本实现光纤覆盖,建设3000个1000M光纤示范小区;实现全省4G信号城乡深度覆盖,力争珠三角城市核心城区启动5G网络商用,IPv6基本实现商用;实现4K电视基础网络城市全覆盖;基本实现数据中心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NB-IoT全省普遍覆盖,建设3-4个物联网及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区。到2025年,实现城乡光纤全覆盖,实现1000M进小区、100M进家庭、100M进贫困村;实现全省4G信号城乡全面覆盖,珠三角城市核心城区5G网络及IPv6实现商用化;大幅提升4K电视基础网络传输速率;实现NB-IoT全省普遍覆盖,物联网及智慧城市基本建成。

  六、探索制造业数字化新路径

  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为重点,辐射带动全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入应用,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积极推进网络协同制造,探索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发展路径,推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一)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

  支持工业软硬件企业发展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器、工业控制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工业数据分析软件与系统、工业智能软件与解决方案等智能制造基础软硬件产品,夯实“新四基”核心技术。支持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业务拓展和升级,重点加强智能机床、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率先支持试点建设企业深化智能制造基础软硬件产品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等的应用,推动制造设备、生产线和工厂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生态打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体系。

  专栏13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制造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牵头或联合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垂直领域的行业性平台,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发挥专业优势更好服务企业数字化升级。支持平台加强内部合作,完善平台功能,加快面向不同行业和场景开发模块化、低成本、快部署的应用服务,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通过按需付费的模式,使用平台通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降低信息化一次性投入成本,快速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围绕企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

  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和服务商,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加强工业互联网在企业内外部的应用,强化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集成应用能力,建设企业级平台和行业性平台,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转型等制造业新模式,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通用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合作,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加快示范基地信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提升制造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水平,促进基地整体数字化网络化升级。重点推动其中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打造“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培育和引进一批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推动服务商与制造企业精准对接,加快面向工业具体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落地实施。引进和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建设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协同研发、测试验证、数据利用、交流合作、咨询评估、创业孵化等公共创新服务载体。成立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化、试点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促进不同领域企业深入合作,推动多领域融合型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到2020年,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依托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带动20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初步形成影响力强的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模式,建成5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10个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其中1-2个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服务商超过200家,建成1-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成为支撑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核心力量。到2025年,形成1-2家达到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二)积极推进网络协同制造

  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协同研发设计平台,推动行业生产要素与资源集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以及网络众包等研发设计新模式。实施生产全流程网络化协同试点示范,推动企业内部加快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管理软件和数据平台等各类资源的集成整合、互联互通,实现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鼓励珠海格力电器、TCL海外电子(惠州)等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物流服务商和客户资源,推动企业间生产制造、客户管理、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等系统的横向集成。支持构建一批面向企业、行业的私有、公有云制造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提高企业闲置资产利用率和资源整合能力。

  (三)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

  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网络化开放式个性化定制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采集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动态感知、实时响应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新模式。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快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欧派家居、维尚家具等企业加快建设3D 打印等共性服务平台和线上线下展示中心,为用户在线提供快速原型、模具开发和产品定制等服务。支持广工大数控装备等企业打造众创定制平台,吸引消费者广泛、深入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集众智、汇众力探索众创定制模式。

  (四)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先进适用装备,提高供应链管理标准化水平,增强供应链的可视性和可溯性。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供应链大数据应用融合,大力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供应链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挖掘和交易等服务。推动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加强工业设计创新,推动工业设计向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转变。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和工业设计机构承接国际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业务,打造“广东设计”国际化品牌。加快发展工业电子商务,支持我省优势制造业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为行业用户提供研发设计、在线交易、物流服务、融资结算、商检报关、品牌运营等一体化服务。

  七、激发服务业数字化新活力

  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数字化渗透,加速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持续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激发服务业新活力,拓展数字经济新空间,重点在以下领域率先突破。

  (一)促进数字创意消费

  扶持一批重点文艺网站,拓展数字影音、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内容,支持南方报业集团等省内媒体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较强实力的数字文化创新企业。支持本省龙头文娱企业引领突破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核心技术,加快超感影院、混合现实娱乐、广播影视融合媒体制播等研发创新。充分发挥本省数字音乐企业已有地位和优势,支持广东省数字音乐协会开展行业论坛及理论研讨会,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国际间数字音乐文化交流,创新音乐传播与消费模式,打造包含直播、数字音乐、艺人经纪的全产业链,领跑国际数字音乐市场。

  专栏14 数字文化创新工程

  文化创意。实施全省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广州、深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和网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大力推广在线院线、在线书店。推动广东省社会科学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共享和使用各社科科研机构文献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开发建设专题资源库,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包括计算、分析、预测等在内的新方法、新工具。

  动漫游戏。加快建设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扶持“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入选项目,促进动漫游戏消费。鼓励和支持聚力动漫等本省优势企业创新动漫游戏软件开发,促进虚拟仿真技术与动漫游戏的集成应用,大力推广虚拟现实游戏、3D动漫、数字视频、微电影、线上订票等产品和服务,推动动漫游戏发展壮大。

  网络媒体。建设集版权内容资源、版权分发渠道、专业版权服务及各类版权开发应用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广电运营企业突破面向智能电视的媒体融合、信息共享、智能互联等关键技术,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有线电视宽带服务等新兴业务。

  到2020年,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覆盖率达90%;开发培育1-2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游戏动漫产品;实现全省出版行业企业转型。到2025年,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覆盖率达100%。

  (二)提升智慧民生消费

  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信息惠民工程实施和智慧城市建设,以优化提升民生服务、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市场化服务为重点,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创新应用研究,深入发掘公共服务消费,在社区服务、社会救助、健康医疗、文化教育、交通、旅游、物流等领域开展数字化应用示范,推动传统公共服务信息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设备等信息的汇聚整合,重点发展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现代物流等智慧民生服务,提升全省公共服务消费水平。

  专栏15 公共服务数字化工程

  智慧社区。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市加快建设面向5G网络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区,推进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照明、消防、停车场等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改造升级,推动智慧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发展智慧物业管理、养老助残、生活辅助等智慧服务消费。建设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化审核、审批和动态管理。支持省内社会机构发展智慧社区生活应用,扩大餐饮、维修、中介等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消费。

  智慧医疗。实施省、市、县级区域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工程,加快建设广东省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对接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全省健康医疗数据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环境等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实施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工程,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为试点,建立人员信息、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开展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推动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汇集利用全省中西医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创新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实现跨地域、分层次的远程医疗服务。推广互联网医院,创建互联网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网上预约分诊、随访跟踪等“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安全防护工程,建立全民健康网络与信息安全可信体系、行业管控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健康医疗服务质量。

  智慧教育。加快“广东教育云”建设,建设覆盖全省多级分布的教学资源云服务体系,推进省、市、县(区)各类优质教学资源联网共享,在学校、培训机构推广网络教育软件产品消费,发展互动教学、个性定制等在线教育服务。鼓励省内骨干教育机构、企业建设网络教育商城,扩大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培训消费。支持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开设面向粤东西北地区的信息消费技能网络课程,提升电子商务、网络支付、风险防控等信息消费技能。

  智能交通。以珠三角地区为主体构建全省智能交通感知网络,扩大交通领域的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消费。建设全省综合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大数据中心,发展交通公共大数据消费。实施“广东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深化工程,完善全省汽车客运联网售票服务,建设多层次综合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票务平台,推行“一站式”查询及“一票到家”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积极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以ETC为主,融合使用移动支付技术,构建高速公路智慧付费体系。实施公共交通一卡通推广工程,推进岭南通卡跨区域、跨运输方式互联互通。

  智慧旅游。推进广东旅游云平台省、市、景点三级联网,整合全省旅游数据资源,打造一站式旅游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创建20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40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旅游示范区建设智慧景区,支持景区和旅游机构联合建设在线旅游平台,发展在线导游、导览、导购、投诉等网络旅游消费。鼓励省内互联网企业发展虚拟旅游,研发推广虚拟旅游产品,扩大3D美景欣赏、游客互动交流等虚拟旅游消费

  智慧物流。加快国家交通物流平台广东区域交换节点(分平台)和广东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省级平台与货运枢纽场站、港口码头和物流园区的互联互通。推进全省多式联运系统建设,开展“一单到底”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支持省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物流信息采集、交换、共享机制,扩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各地市专业平台、车货之间的物流信息消费。支持物流龙头企业建立整合供应商、物流配送和客户信息的商业智能大数据系统,扩大车辆定位、供需对接、货物分拣、智能配送等信息消费。结合广州、东莞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大力发展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配送消费。

  智慧水利。强化水利创新驱动,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水利三防工作深度融合,推进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层次的纵向、横向信息集成和共享,提高水利、三防、河长制等信息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效能,构建全面感知、高速互联、充分共享、周到服务的水利三防河长制信息资源体系,增强我省三防减灾指挥决策与服务社会公众能力,全面推进建设广东智慧水利、智慧三防、智慧河长。

  到2020年,智慧民生服务各领域应用取得初步成效。建成互联互通的全省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卫生计生一网覆盖和政府社会资源融合;基本建成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和师生成长监测分析系统,实现教育资源个性化推送和按需服务;实现对全省70%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感知覆盖,全省城市道路实时车流速度采集率达50%,基本建成综合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大数据中心;实现全省旅游数据资源整合,建成8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15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基本实现全省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到2025年,智慧民生服务部分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对全省100%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感知覆盖,全省城市道路实时车流速度采集率达100%;实现全省旅游数据资源整合,建成20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40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专栏16 电子商务拓展工程

  鼓励省内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工业、农业、物流、商务、金融等领域的垂直电商平台,发展专业化精准化的电商服务。依托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推动广东自主品牌“走出去”。实施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加快各具当地特色的县级电子商务基地建设,构建衔接农产品龙头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农资流通企业的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支持犀牛角、大源村等淘宝村创新发展,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积极推广餐饮、娱乐、家政、汽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等O2O分享服务,提升电商服务水平。

  到2020年,在各个重点行业领域形成2-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建成20个县级电子商务基地。到2025年,形成1-2家达到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培育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八、培育数字经济融合新动能

  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创新,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传感器等融合新产品新领域;重点培育网络支付、新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一)布局融合新产品新领域

  智能网联汽车。突破车网融合、多源信息融合、车辆决策与控制、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支持智能车控操作系统、智能车载操作系统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汽车智能仪表、高精度传感器、智能芯片等智能硬件以及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系统等智能软件。支持5G通讯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支持传统车企提升智能控制系统的前装比例和智能软硬件产品的集成,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在轿车、货车、客车等多方向应用。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引导本土传统汽车电子企业强化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电子器件研发,加强国内外知名智能网联汽车配套企业引进。

  专栏17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工程

  支持广州市创建国家级基于宽带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鼓励建设广州封闭示范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重点扶持广州国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创新项目发展,力争将广州打造成全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核心。加快深圳、惠州、肇庆等珠三角城市协同示范区建设,打造产业链协同、功能上错位的融合发展态势。加快制定本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法规,并发放测试车辆号牌,进一步提高对测试车辆的监管与道路安全保障。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核心关键零部件研发创新及产业化,加快数据中心、智能化汽车平台以及相关标准制定、认证检测工作。

  到2020年,建立安全、稳定、实时性高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平台,并完善支撑高度自动驾驶(HA级)相关的技术标准。初步建立3到5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区,累计生产智能网联汽车超过200万辆,在核心零部件上形成自主技术优势。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值超过1500亿元,建成7家左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建成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零部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智能无人机。突破无人机数据链技术、导航技术、传感技术等核心技术,加强智能传感器、机载计算机、伺服作动设备等飞控系统核心部件以及非自主(GPS等)和自主(惯性制导)等关键导航系统的研发。挖掘农业、电力石油、检灾、林业等多个行业的应用需求,大力发展智能植保无人机、智能巡检无人机、智能测绘无人机等民用无人机。加快推动流动式共享农用无人机服务站建设,发展智能共享、智能库存、智能管理等农用无人机一站式便捷应用。发展面向航拍、快递与物流、商业广告、娱乐、搜寻等领域的消费型智能无人机。

  智能机器人。强化精密机器人减速器、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多融合传感系统、新一代机器人伺服系统、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等关键软硬件技术攻关。加强智能工业机器人本体、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产品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加快本地智能搬运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以及工业机械臂、伺服机械手等的产业化步伐,积极布局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加强研发具有图像设别、环境感知、自主导航能力,可精准高效实施嫁接、移栽、采摘、喷药等作业的农业机器人。积极发展面向教育、娱乐、家政社区、助老助残、医疗保健、餐饮服务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加快发展在电力检测维护、防灾救灾、建筑、军民融合等领域应用的特种机器人。

  智能传感器。提升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与集成、多传感器集成与数据融合及可靠性领域技术水平,重点发展光学、压力、惯性、微机电、自检校自诊断自补偿等类型的智能传感器,推动MEMS等新型传感器原创性设计和发明。推进工业自动化环境下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智能传感器研发与制造。推动动植物环境信息(土壤、水、大气)、生命体信息(生长、发育、营养、病变、胁迫等)专用传感器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布局激光雷达等车用先进智能传感器。提升消费电子智能传感器一体化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发展符合医疗电子高灵敏度、髙信噪比、高安全特性要求的医用传感器产品。推进各类智能传感器集成应用,研发高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高可靠性的智能仪器仪表。

  专栏18“互联网+”融合创新培育工程

  加快“互联网+”小镇建设,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园区,在制造、商业、物流、交通、餐饮、住宿、知识等领域培育一批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O2O新零售等企业,促进互联网经济集聚发展。推动互联网在创业创新、农业、金融、物流、交通、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和融合创新,发展互联网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推广“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成果,引导中小企业参与云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数据营销、网络供应链协同等新模式,提高企业的系统创新能力。

  到2020年,培育提升“互联网+”小镇20家,推动创新企业、科技资本、高端人才、技术成果向小镇集聚。到2025年,建设“互联网+”小镇30家,发展互联网与主导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发展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网络支付。推动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加强合作,实现多方自动电子对账、清分清算,促进网络支付规模化应用。鼓励企业开发交通、连锁商业、居民缴费等移动支付应用,采取多种方式支持零售企业的移动支付业务处理,丰富线下支付场景。支持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金融产品创新,规范发展金融网销、供应链金融、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服务。推动设立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保险公司等创新型金融机构,设立网络投融资平台、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

  新零售。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地理位置服务等提升电子商务平台的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重点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产品营销、客户管理、供应链优化等解决方案。鼓励连锁商贸企业、百货商场、专业市场等建设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线上到线下(O2O)、消费者到企业(C2B)等新模式和移动电商、社交电商、近场零售、无人零售等新业态。鼓励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提供定制化推送、精准推荐、虚拟体验等服务,改善用户购物体验。

  平台经济。发展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平台,重点开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信息服务、咨询策划等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平台企业积极探索服务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发展智慧娱乐服务平台,推动餐饮、娱乐、家政、票务等生活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智能硬件等,促进酒店业、餐饮业、影院及文化旅游机构发展线上线下联动的体验式消费、群体共享式消费、个性需求定制服务等新业态。支持发展创新创业互联网平台,发挥平台在资源汇集、信息传播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形成创新创业新生态。

  共享经济。加强交通出行、房屋租赁、家政服务、酒店餐饮、旅游等民生服务资源的开发共享,支持网约车、家庭旅馆借宿、办公场地短租等共享服务发展。推动分享、协作模式向智能制造、金融租赁、物流运输及教育培训等领域渗透,发展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服务分享模式,支持构建分享型研发设计平台、在线知识共享平台、劳务资源分享平台等。深入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分享经济网上信用平台。

  专栏19 “双创”平台体系建设推进工程

  积极推行“互联网+创新创业”新模式,支持广州创业家&黑马会、深圳名网云谷众创空间等基于互联网的众包、众创平台建设。持续培育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广州市国家互联网创业创新示范区,发展一批省级“双创”平台。支持举办“互联网+”博览会、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活动,营造“双创”浓厚氛围。

  到2020年,在数字经济领域建设20个左右双创平台,培育5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涌现一批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新业态。到2025年,支撑1000个以上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培育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新零售等创新型互联网企业500家。

  九、打造政府数字治理新模式

  (一)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围绕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的广泛深度融合,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在全国率先打造“数字政府”。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构建“管运分离”的“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新体制。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构建省、市、县、镇四级畅通的网络支撑体系,打造统一安全的电子政务云平台、政务大数据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构建形成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的顶层架构,促进互联网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加快打破“信息孤岛”,破解政务数据碎片化困境,构建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行业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建设省政务服务APP统一平台,推广使用政务服务APP,形成一批亲民实用、快速便捷的政务APP应用。建立健全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社会治理和市场监管机制,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政务服务高效化、社会服务精准化,推进政府廉洁、高效运行,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

  专栏20 高效数字政府建设工程

  建设完善统一的省电子政务云平台,对接各地市电子政务平台、综合信息平台,及各部门信息平台。基于云平台统筹建设省政务大数据库,数据库包括自然人、法人等基础信息库和民政、教育、安全、医疗、环境、交通、旅游、文化、质量、气象、农业等各类专题数据库,实现全省政务数据和公共资源的“物理集中”。依托云平台搭建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完善政府数据采集机制,推进省直横向、省市县三级纵向的信息资源向信息共享平台迁移,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实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计划,推进省直各部门逐步开放各类政府数据资源。建设全省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开放广东”,提供面向公众的政府数据服务,有序实现数据开放。推广使用“开放广东”APP及“智慧医保”等专用APP,使政务信息推送、政策宣传发布更加及时有效。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经济运行及社会发展监测分析系统,对经济运行和社会治理相关领域数据的归集、发掘及关联分析,支撑政府科学决策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理。

  到2020年,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和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各地市、县完成系统和数据联通,并将资源共享平台对接入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联通。到2025年,建成10个以上专题数据库,并依托“开放广东”平台开放500个以上数据集,形成30个以上数据应用。

  (二)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

  建设省级统筹、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支持公安、城管、安全生产等部门提供专业性政务服务。加快升级改造省网上办事大厅门户,拓展完善省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推广自然人事项“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通用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分步推进“一号一窗一网”建设,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用户分析,创新开发多种类别的智慧应用服务,为群众、企业等提供高效政务服务。

  专栏21 高效政务服务打造工程

  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分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编制居民电子证照目录,建立健全电子证照系统,完善电子证照法规标准和互认共享机制,完善电子证照系统,统筹推进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

  建立“一网式”多渠道申报体系。开发和推广窗口输入、移动APP、热线电话、网上办事大厅、自助服务一体机等多种申报渠道,在各地市推广“网上办事服务为主、自助终端服务为辅、现场导向服务为补”的多元政务服务模式,将线上虚拟大厅与线下实体大厅相结合,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建设覆盖全省各乡镇的政务服务基层办事大厅,全力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为群众提供“即来即办”和“就近代办”等服务,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办事。

  完善统一平台体系。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机制,建设政务服务统一平台、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标准化,统一规范各市、县(市、区)行政许可事项,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实行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避免重复递交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减低办事成本。

  到2020年,完成市、县二级政务信息系统资源梳理和目录编制,实现办事大厅乡镇全覆盖,各办事大厅设置2台以上自助服务一体机,基本实现省政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到2025年,完成市、县、乡镇三级政务信息系统资源梳理和目录编制,发布行政审批标准、共享管理等地方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全面实现省政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

  (三)创新政府治理模式

  加强法律建设,加快清理修订不适应数字政府的相关法规政策,解决现有制度政策与新兴业态之间的矛盾,建立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探索构建包容创新的监管制度,推进多元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协同监管机制,强化数字治理手段建设。推进政府治理手段多元化,加强对社会治理相关领域数据的归集、发掘及关联分析,为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大数据加强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对失信行为进行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创新网上服务模式,运用政府服务大数据分析技术,准确把握公共服务需求、精准核算公共服务成本、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的应用,预判公众、企业办事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社会满意度。

  十、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等发达区域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数字经济资源的有效流动,以点及面、以强带弱,构建协同共进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发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价值,加快推动全球数字经济领域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核心资源的集聚,加快推动全省数字经济新产品、新服务向全球范围内的扩散。

  (一)强化“双核一廊两区”

  围绕我省数字经济的发展重点,全面统筹规划各地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按照“立足珠江三角洲、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全省”的空间发展战略,以广州、深圳为核心节点,发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珠江三角洲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两区联动发展,以“双核一廊两区”为,形成“双核引一廊、一廊引两区、两区带全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格局。

  “双核”即广州、深圳两市。依托广州和深圳两个核心城市在政治、经济及科技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创新源、数据源、动力源、辐射源作用,形成创新突出、支撑强劲、辐射面广的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打造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其中,广州作为省级行政中心,重点在技术创新,实体经济、社会治理及民生服务等领域融合应用,以及共享经济、新零售等业态培育等方面,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设全省数字经济综合发展示范基地。深圳基于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全国领先的优势,培育和聚集一批世界领先、全国领军的数字经济企业,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培育移动支付、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业态,建设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基地。

  “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以双核为牵引,把握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大机遇,不断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创新走廊“一廊十核多节点”联动协同,着力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通过打造全球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主要承载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全面提升我省数字经济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和融合发展能力。

  “两区”即“珠江三角洲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简称“试验区”与“示范区”)。发挥两区的战略资源优势,两区联动,从体制机制、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等方面,全面共商共建共享,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方向协同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集“国家大数据发展、中国制造2025、数字经济发展”三大战略协同的国家级示范区。其中,“试验区”聚焦数字产业化,发挥数据资源整合协调优势,促进“试验区”数据资源跨区域汇聚、流动和应用,发展以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为牵引有关硬件、软件、终端、内容和服务产业,打造大数据创新发展集聚区。“示范区”聚焦产业数字化,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应用,驱动制造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全面部署发展工业互联网,开展工业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形成“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

  (二)辐射带动全省

  通过“双核一廊两区”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结合各地市发展基础和条件,做好全省数字经济生产力布局,推动重大产业及应用项目在珠三角以外区域落地,引导各地市发挥优势,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层级,实现全省经济同步高质量发展,建成数字经济强省。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广阔的发展腹地,探索推进省域数字经济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引导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和集聚,形成协同共进的发展体系。进一步优化帮扶机制,加大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的投入,建设高水平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扶持粤东西北地区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专栏22 区域融通工程

  支持广州、深圳重点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打造全省数据经济发展高地,以“双核”驱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支持珠江东岸依托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珠江西岸依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制造业数字化升级为主攻方向打造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粤东地区发挥海缆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智慧旅游和智能制造。支持粤西地区发挥临港优势,重点发展智慧空港物流、智慧海洋渔业,推动钢铁、石化、五金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粤北地区依托生态型新区建设,重点发展智慧农业和智慧旅游等服务业数字化新业态。建立省域帮扶协作机制,发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示范作用,在粤东西北重点发展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及应用示范项目。

  到2020年,省域帮扶协作机制基本形成,各地市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在粤东西北建设3-4个特色突出的数字经济产业园,累计实施20个以上的应用示范重大项目。到2025年,省域帮扶协作机制更加完善,形成以“双核”带动的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三)全面深化开放合作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以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切入点,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汇聚流通,推进跨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智慧湾区。在广州等地探索创建粤港澳信息化合作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普及应用,探索建设“云上湾区”。引导港澳地区大学生、研究所、企业到粤港澳创新区进行创新创业,助推粤港澳企业间的深度交流合作。鼓励和支持在粤央企、民企在香港、澳门设立国际总部,鼓励世界名企在大湾区设立区域总部或创新研发中心。充分发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支点作用,以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为主抓方向,推动广东数字经济相关产品及服务“走出去”。发挥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相关中介机构作用,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国际业务合作,打造全球重要会展和高端对话平台。

  专栏23 对外辐射工程

  在广州开发区、深圳南山区、东莞松山湖等地,依托“互联网+”小镇等创新载体,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普通创客联合建设粤港澳信息产业合作区。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的协调,推进湾区通信“同城化”,降低湾区内通讯成本。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网站,试点推行身份证明“E证通”,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逐步提升互联网资讯开放水平,允许部分企业经登记后更开放地接入域外网站。在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以及粤港澳合作框架协议下,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基地、共建研发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等途径,加强粤港澳三地数字经济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合作。利用横琴新区平台,建立合作方式更灵活、合作主体多元、合作渠道畅顺的科技、产业合作新机制。强化粤港澳及国际合作,建设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智慧新区,打造中欧绿色智慧城市试点。借助“广交会”、“中博会”等平台,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到2020年,粤港澳信息产业合作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3-5个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或实验室,每年省内企业对外合作项目数量达到40个。到2025年,粤港澳信息产业合作区成为驱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引擎,省内企业每年主导、参与的国际产业、科技合作重大项目达到20项以上。

  十一、完善规划保障新机制

  (一)加强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大数据发展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政策,商议解决重大问题,统筹各地各部门力量,形成全省上下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要牵头做好规划的贯彻实施,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省各有关部门、各地市要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任务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根据各自职责,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地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构建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全省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组建省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数字经济发展和评估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

  (二)加大资金扶持

  统筹全省济发展专项资金(信息化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并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对数字经济领域具有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按照“一企一策”给予重点扶持。积极参与组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二期基金,引导其加大对我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充分发挥省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在重点投向数字经济重点领域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成立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子基金,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支持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创新融资方式,优先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税收优惠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

  (三)加强人才建设

  鼓励我省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加强专业教育和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探索跨界人才联合培养制度,鼓励高校和重点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联合培养成效,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我省设立分院(所),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粤创新创业,落实“珠江人才计划”、“粤海智桥计划”和“高层次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将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纳入全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快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学科带头人、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针对在职人员开展开班授学、在线学习等在职培训,加大对高层管理人员数字思维的培训教育,提升全社会的数字素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支持数字经济相关企业采用期权、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四)扩大市场需求

  组织开展数字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组织系列培训会、经验交流会和现场会,及时总结试点示范项目成功经验,促进经验交流及宣传推广。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推进政府与企业深入合作,依托政府应用、重大工程建设等带动扩大数字经济市场需求。鼓励企业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及时洞察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及服务供给,激发数字经济消费需求。推动数字经济科普工作,围绕公众广泛关注的数字经济相关的技术、产品、应用、消费、安全等热点及焦点问题,推动科普内容丰富化、多元化,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公众的知识需求。

  (五)优化发展环境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现有涉及数字经济的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设立门槛,着力消除阻碍新业态发展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增强产业政策对新业态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扎实推进并持续创新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引导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加快智能制造、物联网、车联网等细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推进大数据采集、管理、共享、交易等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特点及发展需求,研究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广东省大数据管理条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和权利人维权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并上传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支持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提升面向数字经济的专业服务能力。推动网络提速降费,降低资费水平,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水平。

  (六)强化数据安全

  落实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管理等基础制度,明确数据安全的保护范围、主体、责任和措施,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的保护,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研究制定数据权利的准则、数据利益分配机制,明确数据责任主体,制定数据管理规范,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研究制定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数据应用的统筹管理及行业自律,加强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建立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的安全评估机制,健全安全保密管理措施。建立企业社会化数据审查机制,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引进或建设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开展数据应用合规性的监督和审计,加强流通环节的风险评估,保障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研究制定数据应用违规惩戒机制,加强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管理和惩戒力度。强化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和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水平。开展重点行业数据安全监督检查,提升电信、互联网、工业等重点领域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附件1:名词解释

  1、数字经济: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基本载体、以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数字产业化:也称为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围绕数据归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全流程,形成的有关硬件、软件、终端、内容和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3、产业数字化:也称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广泛渗透融合,促进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主要包括以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融合新业态,以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服务业融合新业态。

  4、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指以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及个人化为基本特征的第三代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

  5、云计算: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IT成本为驱动的计算模式,包括使用者、提供者和开发者三类角色。使用者可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以自服务的方式访问云中资源;提供者以按需使用、按量计费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动态可伸缩资源,资源以虚拟化、服务化的形式提供;开发者负责将各种软硬件资源封装成服务,负责服务的创建、发布和维护。

  6、大数据:指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7、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8、窄带物联网(NB-IoT):物联网领域的一个新兴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具备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大容量等优势。

  9、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

  10、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

  11、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责任编辑:汤德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