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正文

对话世纪互联蓝云总裁柯文达:做云计算公司要有想象力,还要踩准节奏

对话人:柯文达 世纪互联蓝云总裁

       任爱青 中国电子报副总编

对话地点: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东路1号M5

对话时间:2017年8月23日

混合云和细分云市场发展将提速

任爱青:近年来,全球云计算发展如火如荼,中国云计算发展紧随国际走向,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目前云计算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征?未来2~3年云计算市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柯文达:这几年云计算市场发展有几个明显特征:其一是公有云市场发展将进一步加速,会有更多产品和服务在IaaS和PaaS平台上产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70亿元,增速为66%;私有云规模达到344.8亿元,增速为25.1%。在全球经济疲弱、市场疲态的状况下,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增速远超全球云计算市场。云计算的产品也从云主机、对象存储和云数据库等简单几类扩展到包括企业级SaaS、云备份、负载均衡、云分发、桌面云等在内的十几种云服务产品,以及OpenStack、容器等多种云计算软件和解决方案。同时,云计算市场竞争加剧,云计算厂商之间竞标的价格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了0元中标等现象,这就是竞争加剧的一个表象。

其二是混合云需求日益高涨。虽然公有云在性价比上有优势,但由于混合云在数据信息安全可控、适应不同平台需求、开放性等方面具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备受用户青睐。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混合云的市场机会,世纪互联蓝云成立了专门的混合云团队来满足市场需求。

任爱青:有观点认为,目前云计算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在你看来,云计算市场有哪些新的增长机会?

柯文达:说到云计算市场的新机会,第一方面为用户提供向混合云迁移的工具、方案、服务会成为一个新的服务市场机会。混合云在未来3~5年,甚至10年,都会是很重要的方向。而向混合云迁移,采用什么方式,用人工方式还是自动化方式去迁移,是飞行过程中“换发动机”,还是采取什么路径,这都需要服务、需要技术、需要工具。

第二方面,针对混合云,如何监管、如何管理、如何运维也是一个难题。很多大型公司不仅有一个公有云,甚至是两个公有云,还会有私有云或者公有云的组合。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监管、怎么运维、在哪些地方进行扩容,如何让他们的成本效率更高,这需要能力,这方面的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举个例子,我们在运营公有云过程中,有时候会觉得某个部分某些模块,造成了比较高的成本,占用了很多资源,影响了效率,于是就关掉这个部分,但是关掉之后,发现效率还是没有提升上去,还是占用了很多的资源,成本还是很高,后来发现还需要关掉其他的部分,才能够完全将效率提升上去,成本优化下来,而这样的经验、这样的云计算运维能力,是需要在运营中、在长时间的摸索中才能找到的。是骡子是马,遛过才知道。

第三方面,垂直细分的云应用、云服务将会蓬勃发展。目前我们看到云计算市场的布局和竞争的焦点还主要集中在IaaS、PaaS层,而接下来细分的、行业的云应用将很快进入繁荣期。云计算的初期主要是解决计算作为通用基础设施的问题,能够为互联网行业包括电子商务、视频直播、网络游戏等行业提供强大的支撑,提供更好的服务。接下来的发展,就需要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转型升级赋能了。在制造、金融、医疗、教育、企业管理等许多领域,要推动“互联网+”,需要云具备更多的行业能力、细分能力,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领域。在IaaS层面,需要有技术、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最后剩下的将是一些巨头型的有巨大财力和技术实力的公司。但在SaaS层面,各种类型的公司都有可能独树一帜。

合规与投入是国际云在中国成功的关键

任爱青:目前中国公有云市场竞争很激烈,很多国际云包括微软、IBM、甲骨文、SAP、亚马逊AWS等都已进入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国外云公司希望加入到中国这个巨大的云市场。微软的Azure是进来最早的一家,今年已在中国落地三周年了,蓝云作为Azure在中国的运营方,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柯文达:中国云计算市场是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根据赛迪智库的数据,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保持着超过30%的年均增长率。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十二五”末期,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形成了从基础软硬件到咨询、建设、迁移、运维、安全等全流程的产业链。中国正在推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转型,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CNNIC的调研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被调研企业采用云计算的比例达到21.4%,比2015年提高了50%,这样快速增长的用户市场和完整产业链的云计算市场,必然吸引着全球云服务商的到来。

任爱青:对其他要进来的国际云服务商有什么样的建议?

柯文达:国外云在中国市场要想取得成功,我觉得有几个维度是需要注意。

其一是合规问题。此前我曾经表示过,为什么Azure能够在中国最快落地运营,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微软能够放弃控制权,完全让世纪互联蓝云按照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来实施落地和运营。很多国际云进来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纠结很久,这也是造成迟迟不能落地的原因。事实上,任何一个国际云进入到全球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需要遵循和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这并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球每一个地区都是如此。而且中国有关云计算的法律合规要求,并不仅仅是针对国际云,“It is not about you”,而是对所有的云计算企业都一样,包括中国国内的云计算企业也一样。很多国际云企业没有想清楚这一点,所以纠结半天,延误了进入市场的时机。

其二是不要拿现在的市场规模来想事情,要有想象空间,要做投入。尽管中国云计算市场增速很快,但是相比国外云计算市场,中国的云计算市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绝对值还是比较小的。目前中国企业在IT上的投入、采用云计算的比例还比较小,这是一个有巨大发展和想象空间的市场。而许多国际企业会拿现在的市场规模和营收来衡定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于是将研发中心依然放在国外,不做更多的投入,只是做小规模的试水,这必然会影响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如果你早晚要来,如果你知道这市场是赚钱的,就没有必要犹豫,需要犹豫和选择的只是与哪个本地合作伙伴合作运营的问题。

市场机会是瞬息万变的,很多市场机会只有在市场中摸爬滚打贴身过招才能抓住。眼下,世纪互联蓝云就准备提供这样的服务,为国际云落地中国提供一揽子的“交钥匙”服务,在中国合法落地、合法运营、合法销售是世纪互联运营微软智能云的核心价值。三年来,世纪互联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安全合规、标准化的运维服务流程规范和管理体系,为用户提供了高标准、高质量、高可靠的云服务。走过了这样一条路,这样的经验可以复制给其他要进入的国际云服务企业。

任爱青:从中立的角度看,如何看待亚马逊AWS与微软Azure,这两家云公司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

柯文达:亚马逊AWS是第一家做公有云的公司,进入市场最早,另外亚马逊是电商出身的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来讲比微软有优势。而微软进入公有云相对晚一点,但微软的好处是技术底蕴比较深厚,因为是做软件出身的,对企业需求了解比较深入。可以说,这两家企业各有所长。其实很多东西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好处就是坏处,坏处就是好处。因为微软做企业做久了,所以他在思考的时候就会很复杂,很容易把事情做大,做全面;而亚马逊是做电商出身,他想得就简单一点,所以他会做得快一点。所以,两家都是在互相学习的阶段,我认为目前应该是各有所长。

平台聚合和融合能力是云服务竞争焦点

任爱青:对云计算公司来说,如何能在投资与赢利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柯文达:从云计算的维度,尤其是IaaS业务,需要巨大的、持续的投资。事实上,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排名前两位的、已经赢利的云计算公司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都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投入,并且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亏损的状态,也就是在最近几年亚马逊的AWS才开始赢利,并成为亚马逊公司内部最赚钱的业务。而从中国的情况看,包括阿里云、腾讯云等,也是一直在持续投入,他们的云计算业务之所以能够持续到现在,也是靠其他业务来供养和输血的。

总的来看,一个公司的发展如何拿捏好中长期投资与短期营收之间的平衡,需要智慧和判断力。从目前来看,世纪互联的现金没有问题,在资本市场上发行2亿美元的债券项目已经获批,这也说明资本市场对于世纪互联的中长期规划是认可的。

任爱青:对于微软和世纪互联的关系,蓝云既有微软的基因,又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路。在你看来,如何来定义这样的一种组合?

柯文达:我以前常常把微软和世纪互联的关系用家人之间的关系来比喻:有时是夫妻,有时是兄弟,有时却是父子。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和不同事情上,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微软智能云Azure在技术上、在全球化跨地域运营上具有领先的优势,这是微软云的先天优势。事实上,这个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国内云在快速成长,但是很多国内的云服务都没有经历过全球化运营的挑战和洗礼。而蓝云在本土化运营以及对本地需求的满足上有后天优势,在对国内企业用户、政府、生态等方面,蓝云比微软更了解本地需求。这两者结合,我们希望把先天优势和后天能力结合起来。双方就是这样一种关系。任何合作都有冲突的地方,合作久了,彼此就能够互相了解。

任爱青:世纪互联也在与微软的很多竞争对手合作,对于世纪互联蓝云,如何来平衡彼此间的竞合关系?

柯文达:我们看到云计算服务市场很重要的一种特点是融合,因为云的特点是服务,围绕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更丰富的服务,竞争的焦点需要看谁的平台能够聚合和融合更多更好的服务。所以我们看到微软与世纪互联蓝云合作,由蓝云运营提供Microsoft Azure、Ofiice365、Power BI的服务,与此同时,世纪互联、微软联手与清华紫光成立了合资公司,面向政府和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混合云服务。最近,世纪互联还与微软、腾讯三方达成合作,由世纪互联运营的Office Online服务支持腾讯微云用户网页端Office文档在线查看与编辑、多人协同编辑的功能。这个服务主要是为用户解决了多终端接入的问题,有助于多用户间协同办公。

其实,微软其他方面都在和我们很多竞争对手合作,所以我常常讲,我们是专门做数据中心的,如果阿里要建数据中心,我要不要帮它建,我肯定帮它建,因为这是我的专业,不可能因为我们和微软合作提供Azure和Office365服务之后,我连数据中心的生意都不能做了。

“雷声大”的企业未必就是市场赢家

任爱青:目前公有云市场竞争很激烈,也出现了0元中标、0.1元中标的案例,前面您也提及了,你如何看待这个事情,这对于云计算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云计算发展的阶段现象,还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柯文达:这个事情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花钱买市场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先做投入,不断减价,不断地亏损,但是等它到了一定的规模,变成市场主宰者的时候,他就可以赚很多钱。包括亚马逊AWS,其实是拿电商赚的钱不断投入到云计算中,等到了一定规模,他们成为市场第一的时候,就开始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样的做法需要底子够厚,而且是长期投入。如果你有这个心态,有这样长期的考虑,不失为一个竞争的好方式,但前提是你的口袋要深,要有足够的钱支撑,如果口袋不够深,这个做法就不容易成功。敢于这样做,需要对市场有清晰准确的判断。中国有很多资本热钱,早期很容易融到钱,而且容易一哄而上,但是如果没有持续的能力支撑,没有特殊技术和能力,一旦资本收紧,融不到资,很多企业就死掉了。

第二,大家都希望绑定用户。云计算在早期的时候,云的黏性还是比较强的,如果用户开始采用某一平台之后比较容易被黏住,因为换一个平台还挺麻烦的。比如在国外很多公司,开始就采用亚马逊AWS,现在已经用到了一定规模,要想转换到微软Azure上,不是把东西直接摆上来就可以用,还需要做一套研发。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买市场的方法发展,还是可以凑效的,因为用户迁移成本高。但我认为未来的趋势会变,用户迁移的成本会越来越低,产品越来越接近标准化,市场会越来越大,从这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从公有云迁移到私有云,相关的开发工具越来越多,那样绑定用户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任爱青:蓝云在中国市场发展情况如何?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竞争很激烈,国内云计算公司的势头很猛,如何看待这两个阵营的竞争?中国的云计算市场需要这么多的云公司和云服务吗?

柯文达:目前蓝云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每年增长都超过100%,还是比较符合我的预期。而从国内云计算市场现阶段的状况来看,做得“雷声大”的企业未必就是市场赢家,因为现在这个阶段有可能做得越大赔得越多。在这个阶段,有些企业更在乎的是市场声音,营造的是氛围,有的企业更在乎的是利润和营收。比如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尽管还在投资,但同样也已经看营收和回报了。对于利用价格竞争来抢头条、抢市场声音的事情,做得相对少了。从另外的角度看,国际云可能更愿意低调闷声发财,没有声音并不意味着国际云在中国发展不顺利。

中国云计算市场与国外云计算市场不一样,国外云的发展有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大家各做一段、各做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分工明晰,相互互补,你赚你的钱,我赚我的钱,大家都有钱赚,大家一起赚钱。而国内市场大家都喜欢做大而全的东西,你做我也做,你有我也有,容易同质化,容易打价格战,最后把好好的一个市场,好好的一个事情给做坏了、做砸了。

保障云服务安全是很大的刚需市场

任爱青: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是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当混合云成为趋势,用户对安全问题会更加关注。世纪互联蓝云在安全上是怎么布局的?

柯文达:不管是混合云、公有云,大家都认为公有云比较危险,比较不安全。其实刚好相反,私有云相对危险,为什么?比如,我买了一个保险箱在家里,与我在银行里租一个保险柜,哪一个安全?当然是银行安全。公有云要承接几百万、几千万的客户,他要有一个技术团队直接保障它的安全,比一家公司强太多了。所以要渗透、攻击,进入到一个相对来讲比较知名的公有云里,其实是非常难的,但是你要渗透进入一个公司的数据中心或者是私有云,相对来说会简单很多。因为公有云公司是要做成几百万家公司的IT,安全技能比只做一家的IT要强很多才行。

你提到的混合云安全问题,看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不管怎么混合,整个系统中最弱的一点就是短板。攻击方可以从私有云渗透,也可以从公有云渗透,只要渗透进去,防守就失败了。所以关键在于不能有太多的短板,在有可能是短板的地方与其他地方要加上隔离。对于云计算服务商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刚需市场。

任爱青:对于如何营造更适宜云计算产业发展的环境,你有什么建议?

柯文达:我觉得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从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到2015年10月工信部办公厅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加快推进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构建包括“云基础、云资源、云服务和云安全”在内的标准体系,再到2017年4月工信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从技术增强、产业发展、应用促进等维度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政府在政策监管、产业引导、产业氛围营造等方面,放管结合,节奏把握得很好。有时候管理卡得太紧,一个产业就发展不起来了。

事实上,产业的发展和小朋友玩沙子很像,有一片沙子,他想盖城堡或者是其他,由他去盖,由他去堆,玩着玩着他就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自己想做什么东西了。

责任编辑:陈近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