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字经济正文

数字经济丨智慧城市下半场:蓬勃的数字经济与开放的信息市场

几个世纪以来,取得成功的城市是那些随着经济的演变而改变和适应的城市。例如,纽约和多伦多已经远离了它们过去毛皮贸易“新阿姆斯特丹”和“约克”的称号。未能适应这种演变的城市通常最终会消失。如今,大数据正在塑造城市的演变,并帮助政府为未来提供公共服务。

 

城市经济在传统上依赖一个城市的实力作为其物质贸易的枢纽。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将数据的能力注入到这一领域。数据正在重新创造经济,正在主导城市运作以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政府数据是资源和资产,特别是城市能够更好地为公民服务并支持新的就业机会,这是令人兴奋的。

智慧城市可以使用数据来提升他们的服务并改善当地的创业环境。数字化也带来了增长:埃森哲和牛津大学经济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数字化程度之间存在统计上的显着相关性,数字化程度每提升10%就等于GDP增加1%。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城市将需要从纯物理中心转变。城市需要数字中心——主动培养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布城市数据供他人使用并创建城市信息市场,同时鼓励市民也参与其中。总之,政府可以作为信息中介,在这个市场生态系统中,城市当局、专家和私营部门合作和共同创造,以创新的方式使用数据来解决城市的主要挑战,改变服务提供方式,改善公民的生活,努力用较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

为了走向以数据为导向的未来,智慧城市发展需要三个关键步骤

培养数据领导者

多年以来的城市官僚机构具有根深蒂固的制度偏好和丰富的传统基础设施。因此,所需的变革需要自上而下的领导。芝加哥和旧金山等城市已经任命了首席数据官员,他们利用智能技术来改变城市的运作方式。智慧城市更有效地匹配供应和需求,提供预测需求的服务,而不仅仅是对其做出反应。

纽约政府最近率先发挥首席分析官员(CAO)的作用,利用整个城市政府的数据,更好地了解前线工人的工作。城市CAO Mike Flowers解释说:“数据驱动主要不是技术挑战,而是方向和组织领导的挑战。”

城市领导需要绘制他们所需的技能,以实现他们的数字化转型,填补技能差距,并实施正确的治理安排以确保领导者的任务是有效的。

分解内部数据孤岛

智慧城市生成大量数据,不幸的是大部分只以部门的利用作为狭隘目的。纽约提供了一个更综合的方法的例子,以集成和共享信息为目的DataBridge项目被启动,它涉及20多个城市部门,向所有可以访问的公共数据库提供信息,并通过采用向中央存储库发送和接收信息的通用标准来工作。

以新的方式组合数据可以对城市当局服务其公民的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2012年飓风桑迪袭击纽约后,当局意识到他们没有公开列出所有城市的业务地图,因此很难确定哪些可能需要援助。DataBridge帮助政府将来自六个不同数据库的信息结合起来,给出了更加细致的需要帮助的地区。

政府领导者需要检查他们的数据治理框架,考虑到需要一些方法,这些方法跨越不同的部门,跨越传统的组织障碍。

通过新合作伙伴来“解放数据”

智慧城市需要探索与私营部门和学术界的新型伙伴关系,以解放和推动数据的价值。

开放数据是一个重要的机会,提供可搜集的数据集在鼓励协作解决城市问题。例如在波士顿,政府的新城市力学(MONUM)办公室帮助建立企业家和政府之间的联系,并作为创新者的“前门”,特别是它已经熟练地推出快速、廉价的试点,通常基于共享数据来帮助开发解决方案。

2014年11月,新加坡推出了智慧国家战略,首相李显龙表示:“我们是一个领先的城市,但其他领先的城市,如旧金山,纽约,伦敦,悉尼,上海,他们正在吸引资本、人才、想法。他们正在建设优秀的城市环境。我们必须继续前进,留在世界上领先的城市之间。”作为这一转变的一部分,新加坡正在寻求推动政府和社会的重大变革。智慧国家计划办公室将确保一个“全政府”的方法,部门合作并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政府还将推出1000多个传感器来改善网络安全,并寻求培养数字技能。

智慧城市的创新正在推动在交通等领域数据应用。政府不仅为居民提供交通应用,交通官员也在网上提供了大量的数据集——并邀请社区在创新应用中使用它们,其他城市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例如,伦敦的开放数据已经帮助推动CityMapper应用程序,该程序被城市近一半的智能手机用户采用。

展望未来: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城市及其公民由创新和技术的力量塑造。今天,数字技术正在塑造我们的城市生活方式。在日益城市化的世界中,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将是创造未来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的关键,当居住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数公民已经热衷于技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受益的时候,城市领导者与时俱进,拥抱数字时代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了与他们的三方成员不断变化的需求保持联系,政府作为信息中介需要促进本地数字经济并为未来提供公共服务。

译自:埃森哲《Tomorrow’s City Hall: Catalysing the digital economy》

 

责任编辑:唐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