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栏吴甘沙正文

吴甘沙:智能驾驶将是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第一座高峰

  今天,我想提出一个题目让大家思考:从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人工智能时代,会出现哪些标志性的技术或产品?我们认为,智能驾驶将是这个时代变革中出现的第一个高峰。

 

吴甘沙,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首席工程师。现致力于研发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出行。

  互联网带来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给我的感触很深——“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意思就是一件事运势到来时,它的发展好像有天地同助,但是一件事的运势过去时,也会看到英雄落寞。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就是大家要看清这个时代。如果看不清时代的趋势,就好像是看着后视镜向前行车。

  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带来了三样东西。

  第一,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连接:人与信息的连接、人与商品的连接、人与服务的连接以及人与人的连接。

  第二,使交易成本最小化。无论是金钱的成本,还是时间的成本,都实现了最小化。

  第三,能惠及所有的长尾用户,而不仅仅是那些高端客户才能获得服务。

  但是我们发现,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互联网本身也碰到一些瓶颈。比如它虽然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生产资料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并没有改变。以网约车为例,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帮助我们建立了联系;但是,等到补贴过去以后,大家发现打车费用跟过去没有太大区别。这就是因为它的生产资料跟劳动力的成本并没有降低。另外,互联网确实惠及了长尾的用户人群,但是对于社会总体是不是利益最大化了呢?也许未必,原来这几十万个兼职的司机,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是不上路的,但是有了网约车之后,他们的上路使得整个道路变得更堵。

  互联网带来的这些问题,我觉得互联网本身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需要有人来填互联网留下的坑,这些坑就需要人工智能去填。人工智能,从本质上来说是用机器去完成人能够做的事情,它让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边界第一次发生了模糊,生产资料同时也成为了劳动力。而当机器成为劳动力时,就有可能从全局上做最优化调度,使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所以,我们有个大的判断,2016年开始的人工智能革命,在市场规模、辐射点和持续时间尺度上,跟PC以及互联网发展是同一级别的。

  智能驾驶将成为未来10年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人工智能一定要跟具体的行业和产业结合在一起。我们认为,在未来10年,智能驾驶将成为最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

  那么,这个判断是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呢?

  第一,要看市场是不是足够大,是不是处在快速增长期这么一个时点;

  第二,要看它是不是真正解决客户的痛点,能够提升效率、解决问题;

  第三,要看能不能创造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

  第四,要看它的“护城河”是不是足够的宽和深。

  在我们看来,智能驾驶的市场确实足够大,它涉及了3万亿美金的市场,包括全球汽车市场、出行市场,以及它们能带来的社会效益。摩根斯坦利的研究报告说,智能驾驶1年能够给美国带来1.3万亿的社会效益,相当于美国GDP的8%。

  我们可以看看智能驾驶究竟触碰到了哪些痛点:以北京为例,假设一个城市有600万辆机动车,绝大多数是私家车,它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第一是堵车。堵车容易导致违规驾驶,从而间接导致了交通事故。全球每年因为交通事故死亡140万人,中国几乎占了1/4;

  同时,这也导致了我们百公里的油耗上升、能源大量浪费、空气被污染;

  另外,车多又会导致停车困难。一辆车90%以上时间处于停驶状态;而且汽车行驶的里程中,有30%~35%的里程是在城市繁华区域寻找停车位,而不是为了出行;

  在相当多的大城市中15%以上的土地都是用于停车,这也间接导致了房价升高,很多年轻人只能生活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

  我们希望10年以后,把这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从600万辆降低到300万辆,而这当中有200万辆是无人驾驶汽车。

  从市场的角度看,我们现在已经很接近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应用。原来制约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激光雷达的价格,当前一个激光雷达的成本可能需要70万元人民币,但是在未来5年,会降到3500元以下,这意味着无人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成为可能。驭势科技特别推出的无人驾驶方案的技术特色在于,并不倚赖高成本的高线数激光雷达,而是通过硬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破题无人驾驶高成本瓶颈,其成本降低到了同类竞品原型车的1/5到1/10,大幅降低商业化门槛。

  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能带来很多好处

  波士顿咨询集团和达沃斯论坛曾对全世界很多城市的决策者做过调研,88%的决策人员希望像无人驾驶这样的新技术能够在未来的10年商业化,原因就是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能带来很多好处。

  比如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整齐地排列在路上行驶,使道路路面利用效率极大提升,交通事故极大降低,能源消耗也大大减少。目前,北京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只有20公里/小时左右,因为除了堵车还有红绿灯的影响。未来如果都是无人驾驶汽车在路面行驶的话,利用全局的调度算法就可以保证每一辆车按照特定的速度和次序运行,红绿灯就可以不再使用。而且,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运行的时间也会提高,对于停车的需求就会降低;即使需要停车,也不需要大量的空间,一个小小的停车位就够了。

  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空间也是巨大的。10年以后,由于不需要操作设备,汽车可能长得不再像汽车,更像是一个商业空间:它可以完成咖啡馆、电影院、办公室等各种空间的职能。

  驭势科技已经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希望能够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成为中国第一家在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上实现商业化的公司。驭势科技已经在CES2017发布了第一辆针对城市移动空间、完全重新设计的无人驾驶电动车,其无人驾驶方案将在2017年商业化试运营、未来两年实现量产,近期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高科技园区、景区、主题公园和度假村等。

  包括无人驾驶在内的智能驾驶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触发了这一产业的爆炸式发展。在未来的三至五年中,这些技术帮助智能车理解整个世界,给用户带来更安全、舒适和有趣的体验。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支撑,在大数据算法的智慧调度下,智能驾驶交通工具将有效提升城市运输效率,解决交通拥堵、能源浪费和排放问题,节约城市泊车资源,降低各类交通隐患。同时亦可解放乘客的时间,提升经济效益。

  最后,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我想引用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说过的一句话:“懦夫不曾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有强者前行”。我们不确定我们是不是未来最后的强者,但是我们有信仰的力量,我们希望把人工智能带向未来的时代。

  (根据吴甘沙在2016年“F&M创新节”上的部分演讲内容整理)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2017年第01期 特约专栏

责任编辑:陈近梅

分享: